-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名词用作状语
1.表示方位和处所。(“向……”/ “在、到、从……”)
(1)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 “西”:向西。
(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在朝廷上。
2.表示工具和依据。(用……/依靠、依据、按照)
(3)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书:用书信。
(4)失期,法当斩。《陈涉起义》法:按照法律。
3.表示对人的态度。(象对待……一样的(来对待)/把……当作……(来对待))
(5)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虏:象对待奴隶一样地。
(6)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象对待客人一样的对待他。
4.表示比喻。(象……一样的。)
(7)螋蛇行匍匐。《战国策·秦策》蛇行:象蛇一样的爬行。
(8)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儿啼:象小孩一样的,象儿童一样的。
一、名词的特殊用法
一、名词的特殊用法
(一)名词作状语
1、表示行为的凭依
有作状语的名词表示行为所凭依的事物,有的是具体事物,有的是抽象事物。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2)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3)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指没有把讥笑的话说出口)也。(毛遂自荐)
4)而如姬最幸,出入王(魏安厘王)卧内,力能窃之。(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列传)
2、表示行为者的身份或对宾语的态度
表示行为者的身份是说主语以什么身份动作变化;表示对宾语的态度,即把宾语所称的人或事物当作状语所称的人或事物对待。
1)今乃听于群臣之说而欲臣(以臣的方式)事秦。(史记·苏秦列传)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晋公子亡,长幼矣,而好善不厌,父事狐偃,师事赵衰,长事贾佗。(国语∙晋语)
4)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孙膑)
5)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报任安书)
6)越人少恩(慈爱),生男女,必货(把他们当作货物一样看待)视之。(柳宗元《童区寄传》)
3、表示行为的状态(比喻)
以作状语的名词所称事物常有的行为特征,来比喻、描写被修饰的行为的状态。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2)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鶩(wù野鸭)伏矣。(《冯婉贞》)
3)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4)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史记·循吏列传》)
4)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魏冉),逐华阳(芈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谏逐客书》)
5)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7)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战国策·秦策》)
4、表示 方位或处所
1)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战国策∙齐策四)
2)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一)
4)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战国策·秦策》)
5)孝公既没,惠文王、武王、昭王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史记∙陈涉世家》)
5、表示时间
(1)“岁”“月”“日”放在具有行为意义的动词前面有表示“每年”“每月”“每日”的意思。
1)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四)
2)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2)“日”“月”等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有表示情况逐渐发展的意思,可译为“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1)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2)日割月削,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3)“日”“日者”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相当于“往日”“从前”,用来追溯过去。
日衛不睦(往日卫国与晋国不和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七年》
(4)“时”放在主语或动词前,表示“当时”“按时”“到时”讲。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思考与练习
2、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
1)五藏:五脏。“无解五藏”意思是,不敞开心中的灵气。2)擢(zhuó):拔,提升,引申为有意显露。
3)尸:古代祭祀时代死者受祭的人。 “尸居”的意思就是,像受祭的活人那样一动不动地坐着。龙:表示精神腾飞的样子。见(xiàn):显现。“龙见”,意思就是精神里却是腾龙显现。
4)渊默:意思是像深渊那么默默深沉。雷声:意思是撼人之力就像雷声隆隆。5)炊:炊烟。累:游动的尘埃。
君子倘能不敞露心中的灵气,不显示自己的才华和智巧,那就会安然不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消防空调安装施工方案鲁班奖.doc VIP
- 近现代化历程(各国).ppt VIP
- 强制检定地工作计量器具强检形式及强检适用范围表.PDF VIP
- 超声波UT检测资料.ppt
- 铁路线路改道作业与施工铁道班李润泽林永耀蓝志发王家祥.pptx VIP
- Unit 3 Places we live in Part B Let's talk & Look and say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新教材】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知识提纲.pdf VIP
- 小学二年级学习资料 【57】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一课一练.pdf VIP
-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233-2011(高清-有效).pdf VIP
- 世界现代化的历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