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泥龄 设泥龄为 时,排泥量为 ,出水BODu浓度为Se1;泥龄为 时,排泥量为 ,出水BODu浓度为Se2。则 (13-20) 要使 ,必须满足: (13-21) 泥龄 将式(13-18)代入(13-21)中,经简单推导可得,要使(13-21)式成立,只须 。故在假设条件下,当 时, 。说明泥龄越长,排泥量越少。由于缩短泥龄而增加的排泥量占原有排泥量的比例可由下式计算: (13-22) 设进水S0=200mg/L,折算成BODu为294mg/L。若 ,则泥龄缩短为15d、10d和5d时增加的排泥量所占的比例见表13-3。 泥龄 表13-3的计算说明,在假设的条件下,若将系统的泥龄由20天缩短至5天,则排泥量可增加近一倍,即磷的去除量约增加了一倍。 前已述及,废水生物除磷有两条途径:同化脱磷和聚磷菌(PAOs或DPB)除磷。系统的同化脱磷量可按下式计算: (13-23) 泥龄 式中: —排放的剩余污泥中磷的总量(kg); 0.023—细胞中磷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分子式C60H87O23N12P); 其余符号同前。 折算成废水中的浓度(CP)为: (13-24) 按典型的城市污水进水水质S0=200mg/L,进水TP=7mg/L,则按上式计算的同化脱磷效率随泥龄的变化见表13-4。 泥龄 在排泥量相同的情况下,若剩余污泥的含磷量高,则磷的去除量也高。但细胞内的聚磷含量有一个最大贮存能力限制,据Smolders等人报道为0.23mgP/mgVSS,D.Brdjanovic等人报道为0.18mgP/mgVSS。通过下面介绍的方法可估算剩余污泥中的含磷量。 泥龄 设系统中所有微生物都有聚磷作用,系统稳态运行时达到完全除磷(即出水中TP为0mg/L),则剩余污泥中的磷含量为: (13-25) 若系统在上述的典型水质下稳态运行,则剩余污泥中的磷含量随泥龄的变化见表13-4。 泥龄 由上表可知,对于典型的城市污水水质,同化除磷效率与泥龄密切相关,泥龄越短,同化除磷的效率越高。若进水TBOD/TP值很高,则可能出现微生物生长的磷源限制。此时,必须向废水中投加磷以维持正常的运行条件。此外,表中的计算也表明,若从废水中去除等量的磷,则剩余污泥中的含磷量应随泥龄的增加而增加,这就要求污泥的聚磷能力随泥龄增加而提高。 泥龄 20天泥龄时污泥中含磷量达到14.6%,与文献报道的剩余污泥最大含磷值相比已比较接近。而且,所有细菌都具有聚磷能力的假设是不成立的,因为混合培养的系统内至少存在三种细菌:聚磷菌、水解酸化菌和异养好氧菌。Kuba等人对大型脱氮除磷的城市污水厂中污泥的分析表明,聚磷菌数量占总挥发性悬浮固体的30~50%。因此,聚磷菌体内的含磷量可能比观察到的最大含磷量要高,这在实际中是难以实现的。 泥龄 由此可知长泥龄的生物除磷系统单纯靠生物作用要达到完全除磷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较长泥龄下运行的生物除磷系统往往辅以在线或离线化学除磷措施,以实现磷的达标排放。所以可以说,缩短泥龄既可提高同化脱氮效率,又能在去除等量磷的前提下保持剩余污泥中较低的磷含量,对除磷是大有好处的。 泥龄 泥龄(d) 20 15 10 5 Se(mg/L) 6.45 7.19 8.70 13.3 ? 19.7% 48.8% 95.2% 表13-3 因缩短泥龄而增加的污泥量占原剩余污泥量的比例 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 后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在设计合理的废水生物除磷工艺中,虽然也存在由于生物作用引起的化学变化而导致的无机磷沉淀,但废水中磷的生物去除仍然是生物机制在发挥主要作用。起除磷作用的细菌可分为两类:聚磷菌(PAOs,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和反硝化除磷菌(DPB,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ing Bacteria)。 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 1、PAOs原理 2、DPB原理 PAOs原理 废水中的磷常以磷酸盐(H2PO4-、HPO42-和PO43-)、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经分解后可部分转化为正磷酸盐。若活性污泥组成为C118H170O51N17P,则C:N:P=46:8:1。通常,活性污泥细胞中正常的磷含量约占细胞干重的1.5~2.0%。但有一类细菌,当处于厌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时,能够以高出普通活性污泥3~7倍的水平摄取磷。这种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具有过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英语AI辅助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课件.pptx VIP
- 链家大区商圈经理述职.pptx VIP
- 2025年天津市农机拆解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反对本本主义》课件.ppt VIP
-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小鞋店》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pdf VIP
- 卫生政策学 期末复习小抄.docx VIP
- 房地产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pdf VIP
- 电力系统北斗短报文业务消息报文传输流程、消息报文编码示例.pdf VIP
- 考研题库 《认知心理学》(第7版)(真题 课后习题 章节题库 模拟试题).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