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代水浒戏:清官形象的另类演绎_文学艺术论文
论文导读::在元代水浒戏中。元代水浒戏对清官的演绎。出现最多的清官形象就是包公。
论文关键词:元代,水浒戏,清官形象
清官,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产物。在封建社会中,官、民处于不同的社会等级,由于阶级压迫的残酷,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民渴望由清官来管理、教化。按照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原则,所有的清官都有两个重要的品质特征:忠君和爱民。[2]在元代水浒戏中,就鲜明地体现出了梁山好汉身上的清官色彩,这种色彩更多地是体现在爱民方面,他们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同时为处于弱势的百姓报仇伸冤,他们所打击的对象是权豪势要之家。
一、元杂剧中的清官
现存元杂剧中,出现最多的清官形象就是包公,现存的元代公安戏有19种,其中包公戏为11种,[3]这些元杂剧全部是包公勘平冤案、为百姓伸张正义的剧作。在这些元杂剧中,包公是一个刚正不阿、为民除害的清官。他所面对的都是权豪势要之家,比如《蝴蝶梦》中的葛彪我是个权豪势要之家,打死人不偿命,如常则是坐牢。[4]只是因为撞了他的马,便将王老汉打死,还有《鲁斋郎》中的鲁斋郎,他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再没双;街市小民闻吾怕,则我是权豪势要鲁斋郎。嫌官小不做,嫌马瘦不骑文学艺术论文,但行处引的是花腿闲汉,弹弓粘竿、□儿小鹞,每日价飞鹰走犬,街市闲行。但见人家好的器玩,怎么他倒有我倒无,我便皆三日玩看了,第四日便还他,也不坏了他的;人家有那骏马雕鞍,我使人牵来,则骑三日,第四日便还他,也不坏了他的;我是个本分的人。[5]再如《生金阁》中的庞衙内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双;闻着名儿脑也疼,只我有权有势庞衙内。我是权豪势要之家,累代簪缨之子,嫌官小不做,马瘦不骑,打死人不偿命。若打死一个人,如同捏死个苍蝇相似。[6]除此之外,还有《陈州粜米》中的刘得中,他全仗俺父亲的虎威,拿粗挟细,帮闲钻懒,放刁撒泼。见了人家的好玩器,好古董,不论金银宝贝,但是值钱的,就白拿白要,白抢白夺怎么写论文。若不与我呵,就踢就打就撏毛,一交别番倒,剁上几脚。拣着好东西揣着就跑,随他在那衙门内兴词告状。[7]这些街市小民闻吾怕、有权有势、横行不法的权豪势要,除了葛彪,无一不是被包公正法。在元杂剧中,包公是作为下层百姓的保护神、正义的捍卫者的形象而出现的。在《陈州粜米》中有一场包公与刘得中之父刘衙内发生冲突的情节,刘衙内对包公说:老府尹好没面情。我两次三番与你陪话。你看着这势剑说这上头看觑他。你敢杀了我两个小的。论官职我也不怕你。论家财我也受用似你。但是包公却并不在乎他的威胁:〔正末云〕我老夫怎比得你来。〔唱〕【耍孩儿】你积趱的金银过北斗,你指望待天长地久,看你那于家为国下场头,出言语不识娘羞。我须是笔尖上挣?来的千锺禄,你可甚剑锋头博换来的万户侯。是什么在支持包公,那是因为你虽是一人为害,我与那陈州百姓每分忧。[8]为民分忧,为民伸张正义,是包公敢于挑战权贵阶层的直接动力,也正因为如此才和那权豪每结下些山海也似冤仇。在元杂剧中无论多么扑朔迷离的案情,他(包公)都能剖断是非,理枉除冤,查治凶犯,并最终连赃官猾吏也要受到他的惩处。[9]正是由于这样,使得朝里朝外权豪势要之家文学艺术论文,闻待制大名,谁不惊惧。[10]
封建时代的清官,除了为民伸冤,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忠君,即使敢于挑战权贵的包公也不例外,元代的包待制不降后世戏曲里的包龙图那样敢于打龙袍、铡驸马、连宋王爷到此也不饶。[11]元杂剧中的包公所能做的只是在百姓与皇帝之间玩点小把戏,例如《鲁斋郎》中,包公要为民除害,杀掉罪大恶极的鲁斋郎,就把鲁斋郎三个字改为鱼即齐,等到皇帝批准后再添作几笔改为鲁斋郎,正因为如才,包公自己才会说道:老夫智斩了鲁斋郎,为民除害。[12]再如《陈州粜米》,刘得中打死张撇古,其父刘衙内从皇帝处讨得赦书并说明则赦活的不赦死的,包公为了与民除害,就让小撇古用紫金锤打死了刘得中。等到刘衙内赶到只能无奈说道:呸,恰好赦了别人。看到小撇古为父报仇成功,刘衙内的计划失败,包公唱到:【殿前欢】猛听的叫赦书来,不由我不临风回首笑咍咍,想他父子每倚势挟权大,到今日也运蹇时衰。他指望着赦来时有处裁,怎知道赦未来先杀坏,这一番颠倒把别人贷,也非是他人谋不善,总见的个天理明白。[13]元杂剧中的包公只能依靠智谋来维系忠君与爱民的平衡,尽可能的依靠智谋为民伸冤。说到底包公只不过是小心翼翼地在皇帝与百姓之间玩点小花样而已,不要说纠正皇帝的乖谬措施,就是借皇帝给予的权力时也得小心翼翼,也不是那么理直气壮。[14]
二、元代官场的状况
在元代公案戏包公戏占据了大多数,这从侧面说明元代官场中清官的缺乏,这样的清官形象充溢这民间的心理和愿望,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想象,剧中的案例不但没有具体的史实依据,而且也没有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