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考热点:走近新农民群体
职业农民走俏
种地老把式上班
每年3月初,桦川县创业乡丰年村农民邢恩厚就开始上班了。他的工作仍是种地,只不过不是给自己家种地,而是帮着周边家庭农场主管理几十公顷的耕地。如何选种、施肥,选什么样的除草剂,啥时栽秧,这些都是我说了算。老邢骄傲地说。
像老邢这样的职业农民现在已经供不应求,农垦地区的很多农场都抢着雇。丰年村农民技术员李世平告诉半月谈记者,最近几年土地流转特别快,一些有经济实力的种粮大户和农场主承包了很多土地,但由于自身缺乏经验,或者精力有限,喜欢雇一些种地老把式帮他们管理耕地。这些职业农民的年龄大都在50岁左右,大都有20年左右的种地经验,哪个村都得有几个这样的职业农民。
现在年纪大了,到外面打工也干不了体力活,自己又没什么手艺,这一辈子就是会种地。老邢说,同样是一块地,别人种1亩打1000斤粮,他种就能多出200斤粮,这就是本事。现如今,老邢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去年年薪3万块,今年虽然还没定,但肯定会更多。
家庭农场主领建农业合作社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浙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快速发展让浙江农业在规模经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取得较快发展。
慈溪市桥头镇蔬菜农场主郑涌森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他目前经营着1400多亩土地,从事蔬菜、瓜果生产,年收入200多万元。自2004年登记为家庭农场以来,他先后参加了10多个农业技术方面的培训。
郑涌森不光自己做农场主,而且还领建了蔬菜瓜果合作社,吸引周边200多户小农户参加,从选种、培育到销售,合作社提供全流程服务。在浙江,家庭农场发展起来,然后领建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小农户共同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记者在浙江宁波采访发现,1/3以上的家庭农场都领建了专业合作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慈溪市农业局局长周国爱说,从生产经营实践看,家庭农场主务农经验、技术水平普遍比一般农户要高,而且他们几乎都参加农业方面的培训,有很多是草莓、瓜果方面的种植能手。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加上全身心地投入和不断地学习,让家庭农场很有竞争力。宁波市农业局经管处处长赵新立说。
合作社转向全链条经营农业
把家里的15亩耕地交给合作社托管后,河南武陟县农民原小庄一身轻松。他说:两个孩子都在外打工,不愿回家种地。我都快60岁了,地越种越不济。带地入社后,每亩地每年交330元服务费,从种到收,合作社全管了。抽出了身,我在村里开了个手机店。
为原小庄托管土地的是当地的三阳村鸿运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原胜利介绍,目前合作社经营土地1.3万多亩,其中托管1.1万亩,直接流转土地2600多亩,年纯收入近200万元。
合作社下设农机部、农资部、植保部、加油站、土地流转部、信贷担保部、培训部,覆盖粮食生产全链条。原胜利说,从单纯提供农机服务转向全链条经营农业后,合作社亩产增10%,投资省10%,这一增一减,就是我们赚的钱。
有经验,有资金,有头脑,还对这片土地有感情
当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规模究竟如何?来自农业部的调查数据显示,百亩以上种粮大户经营的耕地面积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的5.3%;60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有入社农户为4600多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8.6%。
桦川县农业局副局长陈跃龙说,当地种地在100亩以上的新农民并不少。如果按照每个村300户计算,新农民的比例应该占1/4左右。总体上看,土地流转速度逐渐加快,新农民的群体正逐渐壮大。
但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的年龄不小。陈跃龙介绍说,种粮大户一般在45岁到55岁之间,身体还不错。大都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因为只有多年的经济积累,才能有足够的资金把土地流转过来。他们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不太高,愿意应用一些基本的农业技术,借此提高粮食产量。
新型经营主体不是一朝一夕就成长起来的,要有经验,有资金,有头脑。种什么?怎么种?如何销售?这些都要考虑好,如果自己有加工企业,这就相当于订单生产,定向销售,加工完之后就能卖上好价钱。
除了种田的经验多些外,这些新型经营主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陈跃龙说,很多40岁以下的年轻人或求学、或打工,不再从事粮食生产。一个乡镇,一半左右的青壮劳动力或者常年出去打工,或者阶段性外出挣钱,远离农业生产。只有这些年纪稍大,种地时间多在20年以上的老农民愿意继续留在农村。这片土地曾经是他们最大的依靠,现在他们成为这群新农民中的主体。
新农民群体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同呼吸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麦田里的坚守者有农机大户、村干部、农业技术员,还有新加入的米业老板、种子经销人等。他们或拥有大型拖拉机,可以应用先进播种机,进行机械化播种;或头脑灵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