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道德与法律这二者对人的要求标准,哪一个更高呢? 一、道德对人的要求标准远远高于法 律。 二、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标准。 三、强调三点 * 第一点,就是先给大家强调我们学习法律知识的主旨:坚决不做违法犯罪的被告人,更不做受人欺凌的被害人! * 第二点是不要以为犯罪离你们很遥远,犯罪分子很可能就在你身边,可能就是你昔日的同学。 第三点,我要先讲一下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也就是让你们知道需要负法律责任的年龄。 按照法律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学生,你们将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这八种罪名负刑事责任。而只要是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就应当对刑法规定的全部罪名负刑事责任。 第 二 篇常见的“校园欺凌”的案例 第一种类型:遇事不忍、盲目冲动 沈某某和王某某是某中学的同班同学。一日下课时,沈同学和王同学和其他同学站在走廊上玩耍,沈同学无意当中看了一眼王同学,王同学性格比较敏感,总觉得沈同学的那一眼有些瞧不起自己,于是就气势汹汹地上前进行责问。他一边责问,一边用手推搡。沈同学面对王同学的挑衅,觉得丢了面子。失去了理智的他毫不犹豫地从从口袋中掏出一把水果刀,对准王同学的腹部捅去,造成了王同学脾破裂,构成八级伤残。最后,沈同学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并赔偿了七万元医疗费。 A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轻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提示】 第二种类型:交友不慎、争强好胜 李某为朋友打抱不平,召集了一帮人与学校朱某召集的一帮人进行了斗殴,结果其中一个同学的腿被刀划伤,参与斗殴的18个人全部被判了刑。另外一名被告人陈某明知被告人张某等人因涉嫌犯罪而逃避公安机关抓捕,仍为其提供藏匿处所,犯了窝藏罪,也被判处了刑罚。当我们问这些同学为什么会参与斗殴时,他们都很后悔,说是以为帮了同学的忙。组织者的争强好胜加上被召集参与者的哥们义气,就是十八个青年的人生改变、十八个家庭的痛苦。 B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即构成聚众斗殴罪。所谓的聚众斗殴,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打群架”。聚众斗殴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持械聚众斗殴或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提示】 第三种类型:猎奇心理、自控力差 一些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在娱乐场所玩耍时,因为对毒品危害知之甚少,或是出于猎奇心理,或是出于追求时尚,或是因交友不慎,而逐渐成为“瘾君子”。染上毒瘾后,为了筹措资金购买毒品,先是四处借债,借遍亲戚朋友后,有些人就铤而走险,从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贩卖毒品、盗窃、抢夺、抢劫、诈骗、敲诈勒索、容留卖淫等等罪行很多都是因毒品犯罪而起。我尤其想重申一下贩卖毒品罪和抢劫罪。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记得刚开始我讲到刑事责任年龄中有8种罪名只要被告人已满十四周岁就需要负刑事责任的,这两个罪名就在其中,而且都是重罪。我想,在坐的各位同学大多都已满或者即将年满十四周岁,务必记住——远离毒品就是远离犯罪! * * * * * * * * * * * * * * * * * 校园欺凌专题教育 远离校园欺凌 知法懂法守法 第 一 篇认识校园欺凌(暴力)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暴力) 二、国家对校园欺凌的态度 三、什么是法律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相关新闻图片 相关新闻图片 相关新闻图片 日照某中学校园欺凌事件 校园欺凌 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多发生在中小学。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 。 二、国家对校园欺凌的态度 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国教督办函〔2016〕22号文件:《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 2016年11月1日,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之后,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针对学生欺凌问题联合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同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对校园暴力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