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汪前进
中国第一纺织网
2015年3月31日 郑州;;Part 1; 目前中国经济的核心矛盾,即产能过剩与需求低迷之间的矛盾。换言之,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增幅进入“低速”的新常态,已成共识。新常态的表象是经济减速,而内核则是结构优化。
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纺织行业真正致命的是竞争优势的逐渐丧失,从日本到四小龙,从四小龙到中国,再从中国到东南亚,产业转移一直在遵循规律的发生着,现在又跟经济调整的大周期叠合起来,会产生更致命的威力!; 2014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运行继续显现出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各项指标全面减速,部分甚至已是历年来增长幅度最低的一年。二是内需市场仍无明显好转,出口市场弱复苏态势不改,需求全面放缓带来的产能过剩矛盾日渐凸显。; 2014年我国纤维加工量预计将达到5000万吨,超过全球55%的市场份额。纺织服装出口额达2985亿美元,超过全球40%市场份额。
由此判断,纺织业跑马圈地快速扩张的做法难以为继,行业的转折点已经出现。低增速甚至零增速可能成为纺织业“新常态” ,甚至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中国纺织行业发展已经步入深度转型升级的历史新阶段。; 需求减弱,特别是内需不振是行业目前面临最大的难题:
市场需求减弱是近几年影响企业经营的首要问题。在出口面临越来越大的订单转移压力情况下,内销市场情况更是不容乐观。2014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微增长1%,连续第四年放缓;各类服装零售量同比更是萎缩0.3%,增速双双创出历史新低。
; 出口市场,同样面临数量增长停滞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据第一纺织网统计,金融危机后中国服装出口金额虽然出现大幅回升,2008年为1198亿美元, 2014年增至1863亿美元,累计增长55.5%(剔除人民币升值因素,实际增长36.76%)。但同期成衣出口数量却仅仅微增10.72%。其呈现两大变化:一是针织成衣受东南亚订单转移影响较大,数量出现负增长,其中棉质针织成衣受冲击最为严重;二是受非棉纤维冲击影响,成衣出口中棉制产品占比整体呈现明显的下滑态势。;?? 行业两极分化现象进一步加剧: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一方面是行业盈利两极分化,10%的优势企业占据行业90%的利润。普遍来看,纺企效益为历年来最低。
另一方面是产品两极分化,大路货多,差别化纤维少,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和阶段性过剩。附加值较高的中高端产品成为发展趋势,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逐渐转移或遭到淘汰。
第三是订单及产能的两极分化,随着小微企业的关停转,行业产能产量集中度提升,订单进一步向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中。
第四是服饰消费两极分化趋势明显,以快时尚及淘品牌为代表,拥有更大消费群体的大众平价服饰迅速崛起。对传统服装企业形成强烈冲击。;纺织行业基本情况→ “黄金时代”已过去;纺织行业基本情况→“黄金时代”已过去;纺织行业基本情况→“黄金时代”已过去;纺织行业基本情况→“黄金时代”已过去;纺织行业基本情况→“黄金时代”已过去;纺织行业基本情况→“黄金时代”已过去;Part 2;棉纱格局→ 2.1 全球纤维市场供需概况;棉纱格局→ 2.1 全球纤维市场供需概况;棉纱格局→2.1 全球纤维市场供需概况; 1、我国纱线市场概况
按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全国纱产量定案数为3379万吨,而十年之前,我国纱产量尚不足1000万吨。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纺纱原料角度倒推,我国纱产量数据“注水”现象十分严重。根据中国棉纺协会调研结果:; 2010年我国纺纱实际产量达到历史顶点,在2150万吨左右,随后纱产量开始出现持续萎缩态势。至2014年,实际纱产量已经降至1867万吨,累计降幅高达13.16%。; 从2013年数据来看地,山东、河南、江苏位列纱产量前三位,合计占比达52.9%。其中,山东占比达到23.74%,但自2008年的28.82%开始已经呈现连续五年的下滑态势。
江苏自2005年的21.60%开始更是出现连续8年的下滑,2013年占比仅为13.47%。
河南2013年占比15.69%,受益于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自2011年开始取代江苏成为纺纱第二大省。; 2.我国纱线市场的格局变化
从2002年以来我国纱线的结构变化看,呈现出明显的趋势:
1、化纤纱的成长速度要远远高于棉纱。
2、2010年成为棉纱市场的拐点,受棉价高企及进口棉纱的冲击,生产开始呈现出逐步萎缩的态势。;
2014年,我国全棉纱生产精梳纱占比在35%左右,呈现持续提升趋势。棉纱出口同样以精梳纱为主导,占比达71%。
在整体棉纱纱支结构分布中,即将上市的棉纱期货标的产品C32s纱占比大致在22%左右,占比高,应用面最为广泛。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