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方俊明特殊教育学)95566.ppt

第七章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方俊明特殊教育学)95566.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语言教育的原则 语言教育需要遵循下面四个原则: (一)早期教育 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训练是聋童语言教育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二)个别教育 在语言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男女性别的差异、年龄的差异和语言环境的差异。 (三)多方合作,创造最佳语言环境 聋童的语言训练仅靠在学校里进行是不够的,需要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及多方的努力,为聋人的语言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最大限度利用残余听力 选配合适的助听器有助于利用残余听力。 二、语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关于口语和手势语的争论 19世纪中叶,一些聋教育者对手语教学的目标产生疑虑。1867年开始,争论的升级导致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彻底分化。 1880年,国际米兰会议后,口语教学便占据了聋教育的主导地位。 20世纪的上半叶,关于使用“口语”和“手势语”利弊的争论一直很激烈。 20世纪70年代中期,聋教师罗伊·霍尔库姆第一个提出了“全面交流”的方法,“要求把听觉、手势语和口语交往方式结合起来运用,以保证同听觉障碍者及在听觉障碍者之间进行有效的交往”。 (二)口语训练 1.语音训练 呼吸与控制训练;呼吸与声带配合训练 ;口腔训练 ;音位训练 ;音节拼读训练 ;正音训练。 2.语言理解训练 丰富的语言输入 ;培养听(看)话的兴趣与习惯 ;习得语言规则系统 ;以特定语境中的最小语言成分对比理解训练 ;转述训练。 3.语言的表达训练 培养说的习惯 ;仿说训练 ;句子训练 ;看图说话训练 ;复述训练 ;叙述训练 ;构建聋校语言环境。 (三)手势语与手指语(Sign Language and Finger-Spelling) 手势语是聋人利用手的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交往的一种表达系统,亦称手势表情语。 手指语又称指语,是用指式(手指的格式变化)代表拼音字母,连接若干个指式,可以拼成任何的语言词句。 (四)看话训练 看话(Speechreading),又叫看口、唇读(lipreading)、读话、视话,是聋人感知言语的一种特殊方式和技能,即利用言语活动的视觉信息以理解对方的言语和促进交流。 看话训练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视觉训练 ;视觉记忆广度训练 ;补缺练习 ;个别语音和语词训练 ;会话技能训练。 (五)笔谈法 四、听力训练和语言学习的辅助设施和技术 (一)助听器 助听器(hearing aids)是聋童教育中重要的辅助设备,帮助有效地放大声音。目前,助听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供集体教学使用的大型助听器,另一类是供个人使用的小型个体助听器。大型助听器有线式、无线感应圈式和无线调频式。个体助听器有盒式、耳背式、眼镜式、耳内式、耳道式等不同的类型。 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长春光华学院 袁玉 第一节 听觉障碍儿童概述 第二节 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 第三节 听觉障碍儿童的听觉训练和语言教育 第四节 听觉障碍学生的教育安置与措施 第一节 听觉障碍儿童概述 一、听觉系统与听觉刺激 (一)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听觉刺激 20-20000Hz 听力损失:500、1000、2000Hz 二、听觉障碍的定义 我国在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将听觉障碍(hearing impairment)称为听力残疾。所谓听力残疾,指因听觉系统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损伤,导致听觉功能减退,造成言语交往困难,也称听力障碍、聋、重听、听力损失。 (一)听觉障碍的程度 (二)听觉障碍发生的年龄 如果儿童是在学会说话前丧失听力,通常是由遗传或怀孕时所造成的,就称作学语前聋;如果儿童是在学会说话后丧失听力,就称作学语后聋。 (三)听觉障碍的类型 根据听力损伤的部位,可以将听觉障碍分成四类: 传音性听觉障碍,听力损失主要发生在外耳和中耳部分; 感音(感觉神经)性听觉障碍,由于耳蜗内以及耳蜗后听神经通路病变导致的听力损失; 混合性听觉障碍,既有传音性听觉障碍,又有感觉神经性听觉障碍。感觉神经性听觉障碍又可细分为:感觉性听觉障碍,由耳蜗病变引起,故又称为耳蜗性聋; 神经性听觉障碍(nervous loss),因病变发生在耳蜗以后的神经部位,故又称为蜗后性病变(retrocochlear deafness)。 三、听觉障碍的流行率 根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资料推算,我国5,164万残疾人中,听力言语残疾人为1,755万余人,居各类残疾之首。在听力言语残疾人中,0~14岁听力残疾儿童的出现率约占同龄儿童总数的2.8‰,约占同龄残疾儿童的10.8%,全国约

文档评论(0)

cl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医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