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2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都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窈窕(tiǎo) 俨然(yǎn) 篆章(zhuàn) 翕忽(xī)
B.悄怆(chuàng) 垂髫(tiáo) 壬戌(xū) 寤寐(mèi)
C.二黍(shǔ) 罔不(wǎng) 蒹葭(jiā) 嗣音(sì)
D.清洌(liè) 俶尔(shū) 阡陌(mò) 间隔(jiā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诎右臂支船 B.便要还家
C.近岸,卷石底以出 D.左手倚一衡木
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分)
A.渔人甚异之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凄神寒骨 D.东坡右手执卷端
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乃记之而去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5.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如鸣珮环,心乐之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不可久居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尝贻余核舟一
D.其中往来种作 往来翕忽
6.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其境过清 能以径寸之木
B.其岸势犬牙差互 则题名其上
C.忘路之远近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乃记之而去
7.古诗文默写。(8分)
(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________,________。(《关雎》)
(2)微君之故,________?(《式微》)
(3)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10分)
吉米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1)【辨年龄排座位】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的特点:
①古稀 ②垂髫 ③不惑 ④花甲 ⑤弱冠 ⑥而立
请你帮他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3分)
(2)【作古诗领报酬】吉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被校刊登载了,稿费以每字7元来计算(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吉米在写领条时,不会用汉字大写数字的标准写法来写金额,请你帮帮他。(2分)
已领金额:_________ ___。
(3)【读美文理语序】今天的课堂作业有一道语序排列题,吉米被难住了,请你帮他把语序排列好,将序号写在横线上。(3分)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②玄妙灵动的狐女、变幻莫测的山市,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
③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
④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
(4)【开班会拟标语】八年级(6)班将举行“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邀请吉米参加,吉米想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副宣传对联,请你帮帮他。(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8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9.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4分)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在制品“零库存”的精益管理课后测试答案.docx
- 古典概型的特征与概率计算公式.ppt
- PDCA基本原理和实践.ppt
- 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doc
-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大全精编.docx
- 九年级月考三.docx
- 实验五-模拟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docx
- 防止光污染施工计划.docx
- 索道运输专项施工实施方案.doc
-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2019公开课课件).ppt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