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什么是效用?(1)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效用想象成金钱,越多越好并不是其全部 100万 送给1个身价5亿的富翁 vs. 还是1个没有分文存款的穷光蛋,其效用是不一样的 / 反过来欠债也是类似的效用—《MultiAgent引论》第6章 可以考虑效用和行动对世界作用前后的差(?)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和原来的基数成反比关系 / 依据不同评判标准定义函数 * 什么是效用?(2) 金钱和效用之间关系的示意 * O 效用 金钱 学习智能体 * 执行器 环 境 传感器 智能体 性能标准 评论元件 学习元件 问 题 产生器 执行元件 反馈 学习的目标 知识 变化 对照Mitchell《机器学习》第1章图 小结AI成功的例子AI的目标AI的未来 AI成功的例子(1) 博弈:IBM公司的“深蓝”成为第一个在国际象棋比赛中战胜世界冠军的计算机程序 1997年,一次公开赛中3.5/2.5比分战胜卡斯帕罗夫,他说从棋盘对面感到了“一种新智能” (但是,连“深蓝”的设计者也不认为用了什么人工智能技术) * AI成功的例子(2) 自主控制:CMU研制的ALVINN计算机视觉系统安置在NAVLAB计算机控制微型汽车中,用于汽车导航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全程2850英里(约4586.5公里), 其中98%时间由这个系统掌握方向盘, 2%时间由人驾驶, 几乎都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处 * AI成功的例子(3) 后勤规划: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军队配备了一个动态分析和重规划工具DART, 用于自动后勤规划与运输调度 该系统同时涉及50000个车辆、货物和人,而且要考虑起点、目的地、路径,解决所有参数之间的冲突。使用AI技术使规划在几小时内完成,而传统方法需要几个星期 DARPA称就此一项投资足以补偿DARPA在AI方面30年的投资 * AI的目标(1) 实现什么样的理性智能体? 完美理性:已知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一个完美理性智能体每时每刻都以使其效用最大化方式行动—并不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目标 计算理性:一个计算理性智能体最终返回的是理性的选择(可能在开始时即如此), 但是要考虑和环境交互的时机(错误时刻的正确答案没有价值)—不得不折衷 有限度理性:思考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一个“足够好”的答案—缺乏形式化 * AI的目标(2) 有界最优化(Bounded Optimization):已知其计算资源, 有界最优化智能体的行为会尽可能地好 / 一个有界最优化智能体程序的期望效用至少会与同一台机器上运行的其他任何智能体程序的期望效用一样高 至少总存在一个最佳程序—看来是具有坚固理论基础的最佳希望 作为AI研究的一项定义明确的和可行的形式化任务而提出有界最优化 * AI的未来 可以期望AI在中级水平上的成功将影响所有人的日常生活 数学定理证明辅助工具 感知环境的机器人 人体特征识别 智能搜索引擎… … 但是目前AI还没有像互连网和手机一样对社会造成普遍深入的影响 * 我们只能向前看到很短的距离,但是我们能够看到仍然有很多事情要做。 Alan Turing * 参考书目 Stuart Russell / Peter Norvig: AIMA 第1章 /第2章 /第26章 / 第27章 陆汝钤 编著: 人工智能(上册) 引言 Micheal Wooldridge,An introduction to multi-agent systems,石纯一等译:多Agent系统引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 附 和人工智能相关的社会伦理问题 人们可能由于自动化而失业 人们可能拥有过多或过少的闲暇时间 人们可能会失去作为人的独一无二的感觉 人们可能会失去一些个人隐私权 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可能会导致责任感的丧失 人工智能的成功可能意味着人类种族的终结 * 为什么在一本技术书中关注社会伦理问题? 一个只有专业型、科技型的知识分子,而没有公共性、批判性的知识分子的社会是没有人文精神的;而没有人文精神的国度,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放眼世界,便一目了然。 ——沙叶新《往事如雷》,来自互联网 * * * * * * * * * * * * * * * * * * * 早期的热情, 巨大的期望(1952~1969)(2) IBM: 1959—Herbert Gelernter建造了几何定理证明机; 1952年起, 塞缪尔写了一系列西洋跳棋程序, 通过学习可达业余高手的级别 MIT: 1958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