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数字金融大国;在一些领域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公司;数字金融每年翻一番;杭州是中国数字金融的中心城市;年轻人是数字金融的增长的主力;促成发展的因素一:传统金融的不足;促成发展的因素二:数字技术的发展;促成发展的因素三:监管部门的宽容;数字金融的普惠优势;网络支付;网络贷款;网络投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省级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所有城市氛围4个等级:最高值为100%并设为基准水平,其它城市的得分是跟基准水平的比率。第一梯队(红色):》80%;第二梯队(橙色):70-80%;第三梯队(黄色):60-70%;第四梯队(绿色):《60%。;关键在于拓展与管理优质资产的能力;;线下靠尽调、抵押;北京大学数字金融情绪指数;数字货币与消费金融:热点更迭;对P2P平台的关注度指数与情绪指数;数字普惠金融还不够普惠(可获性还不够好,而且融资成本普遍太高)
数字技术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有的没数据,有的不会分析,也有的挂羊头卖狗肉)
监管要么不设门槛(个体网络借贷)、要么不发新牌照(第三方支付和智能投顾)
数字普惠金融已成风险高发区(40%的P2P平台都是问题平台,在支付、众筹和投资管理等领域也有挪用资金、虚假标的的现象)
数字安全存在明显地隐患
缺乏一套覆盖面广、效率高的全国征信系统(对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覆盖率尤其低)
;监管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