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乳的热学性质(143) 1. 冰点: 2. 沸点: 3. 比热: 牛乳冰点的平均值为﹣0.550~﹣0.512℃,平均为﹣0.522或﹣0.540 ℃。 掺水量 X=(T-T1)/T 式中:x-掺水量(%);T-正常乳的冰点;T1-被检乳的冰点。 掺水10%,冰点上升0.054 ℃。 酸败的牛乳其冰点会降低,所以测定冰点必须要求牛乳的酸度在20°T 以内。 在101.33kPa(1个大气压)下约为100.17℃。乳的沸点受其固形物含量影响。浓缩到原体积一半时,沸点上升0.5℃。 牛乳的比热一般约为3.89kJ/(kg·℃) 返回 (三)乳的电学性质(145) 1. 电导率 由于乳中含有盐类,因此具有导电性,可以传导电流。正常牛乳的电导率25℃时为0.004~0.0055 S/m,有乳酸生成电导率升高。一般电导率超过0.006 S/m,即可认为是病牛乳。 2. 氧化还原电势 一般牛乳的氧化还原电势Eh为 +0.23~+0.25V。乳经过加热,则产生还原性强的硫基化合物,而使Eh降低;铜离子存在可使Eh上升;而微生物污染后随着氧的消耗和产生还原性代谢产物,使Eh降低。与pH负相关。 返回 (四)乳的滋味与气味(143) 特殊的香味:挥发性脂肪酸及其它挥发性物质。 另外:很容易吸收外界的各种气味。 稍带甜味:乳糖。 稍带咸味:氯离子。 苦味:Mg2+、Ca2+ 酸味:由柠檬酸及磷酸所产生。 返回 (五)乳的密度与比重 (145) 乳的比重(相对密度)指乳在15℃时的重量与同容积水在15℃时的重量之比。正常乳的比重以15℃为标准,平均为 =1.032。 乳的密度 指乳在20℃时的质量与同容积水在4℃时的质量之比。正常乳的密度平均为=1.030。我国乳品厂都采用这一标准。 返回 换算及校正:在同等温度下,比重和密度的绝对值相差甚微,乳的密度较比重小0.0019。乳品生产中常以0.002的差数进行换算。乳的密度随温度而变化,温度降低,乳密度增高;温度升高,乳密度降低。在10~25℃范围内,温度每变化1℃,乳的密度就相差0.0002(牛乳乳汁计读数为0.2)。乳品生产中换算密度时即以20℃为标准,乳的温度每高出1℃,密度值就要加上0.0002(即牛乳乳汁计读数加上0.2);乳温度每低1℃,密度值就要减去0.0002(即牛乳乳汁计读数减去0.2)。 刚挤出来的乳在放置2~3 h后,其密度升高0.001左右,这是由于气体的逸散及脂肪的凝固使容积发生变化的结果。 返回 (六)乳的酸度与pH值(144) 新鲜乳的酸度称为固有酸度或自然酸度,这种酸度与贮存过程中因微生物繁殖所产生的酸无关。 挤出后的乳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乳酸发酵,导致乳的酸度逐渐升高。由于发酵产酸而升高的这部分酸度称为发酵酸度。 自然酸度和发酵酸度之和称为总酸度。 返回 吉尔涅尔度(oT) 定义:取10ml牛乳,用20ml蒸馏水稀释,加入0.5%的酚酞指示剂0.5ml,以0.1mol/L溶液滴定,将所消耗的NaOH毫升数乘以10,即为中和100ml牛乳所需的0.1mol/LNaOH毫升数,每毫升为1oT,也称1度 。 2. 乳酸度(乳酸%) 用乳酸量表示的酸度。按上述方法测定后用下列公式计算: 3. 苏克斯列特–格恩克尔度(oSH) 4. 乳的pH pH为离子酸度或活性酸度。正常新鲜牛乳的pH为6.4~6.8,一般酸败乳或初乳的pH在6.4以下,乳房炎乳或低酸度乳pH在6.8以上。 本章复习题 一、热加工对乳的影响 (一)一般的变化 2.褐变:牛乳长时间的加热则产生褐变(特别是高温处理时) 原因:①一般认为由于具有氨基(NH2–)的化合物和具有羟基的(–C=O)糖之间产生反应形成褐色物质。这种反应称之为美拉德(Mailard)反应。 ②由于乳糖经高温加热产生焦糖化也形成褐色物质。 ③牛乳中含微量的尿素,也认为是反应的重要原因。 影响因素:褐变反应的程度随温度、酸度及糖的种类而异,温度和酸度越高,棕色化愈严重。糖的还原力愈强(葡萄糖、转化糖),棕色化也愈严重,这一点在生产加糖炼乳和乳粉时关系很大。 防止办法:为添加0.01%左右的L–半胱氨酸,具有一定的效果。 一、热加工对乳的影响 (一)一般的变化 3.蒸煮味:牛乳加热后会产生或轻或重的蒸煮味,蒸煮味的程度随加工处理的程度而异。 原因:由于β–乳球蛋白和脂肪球膜蛋白的热变性而产生巯基(–SH)。甚至产生挥发性的硫化物和硫化氢(H2S)。 (二)各种成分的变化 1.乳清蛋白的变化 2.酪蛋白的的变化 3.乳糖的变化 4.脂肪的变化 5.无机成分的变化 1.乳清蛋白的变化 牛乳以62~63℃30min杀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