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事迹与思想考论.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范蠡事迹与思想考论 室星堂(哲社会科学版)第2o卷1998年第3期(总第8o期) 范蠡事迹与思想考论 饶恒久 (宁夏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范蠡为越王勾践谋臣2o年,功成身退,隐居于齐.再战商界,赀累巨万.范蠡思想体系的精髓可概括为: 守时,把握事物发展的最佳时机;与人,准确地把握利用敌人方面人与事的变化;节事,改革调整治国方略,有步骤 地实现富国强民. 关键词范蠡谋国退隐守时与人节事 中图号K225 6o年代初,关锋,林聿时曾撰《范蠡的哲学思 想》一文…,对范蠡的哲学思想做过有益的探究,但 是由于大家皆知的时代原因,文章着力于证明范蠡 的唯物主义派属,试图着力把范蠡与道家学派完全 划分开来.近1O余年问,又有一些研究者注意到范 蠡,但是绝大多数注重于研究他的经济思想,管理思 想.而就实际情况看来,范蠡的政治思想,军事思 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等,范蠡和同时代几位重要 思想家之间的相互影响,范蠡与伍子胥敌对而又相 映衬的一对形象在漫长的古代文化史上的深远影 响,以及范蠡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都需要具体地, 多角度地研究.本文不揣鄙陋,先就范蠡的生平,行 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些粗浅的探讨. 范蠡的事迹,特别是晚年归宿,学界多有异 说J.但是,其主要事实和思想在史籍中言之凿凿. 最早最系统的记载是《国语?越语》,之后是司马迁的 《史记?勾践世家》,《左传》对吴越之争几十年间的主 要事件,时间都有明确而又较详细的记载,与《越 语》,《勾践世家》所载大体相吻合.这三部史书的历 史价值又是史所公认的.所以,本文主要依据这三 部书的记载展开探索和讨论. (一)入越之前的行迹与人越的时间 据《国语?越语下》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 伐吴,范蠡进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与此同. 勾践三年,即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J,至迟勾 践三年,范蠡已在越.那么,他何时人越呢?《国 语》,《史记》皆无载.然《史记正义》引《会稽典录》 日:范蠡本是楚宛三户人,佯狂倜傥负俗.文种为 宛令,遣吏谒奉.二人甚相得,抵掌而谈,旁人观 者耸听之矣.又据《正义》引《吴越春秋》日:文种 楚平王时为宛令.据《左传》,楚平王于鲁昭公十 三年(公元前529年)夏五月丙辰即位,二十六年 (前516年)九月,楚平王卒,则文种为宛令当在此 期内.又据《正义》引《越绝书》云,范蠡邀文种,冯同 共人吴,此时冯同相与共戒之:伍子胥在,自余不 能关其词.范蠡日:吴越之邦同风共俗,地户之位 非吴则越.彼为彼,我为我!乃人越.按:《左传?昭 公二十年》载:员如吴.鲁昭公二十年,乃公元前 522年.又据《史记?吴太伯世家》,吴王僚五年楚 之亡臣伍子胥来奔.吴王僚五年,即鲁昭公二十 年,《史记》与《左传》相合.准此,范蠡人越之时,不 会早于鲁昭公二十年,即公元前522年,也不会晚于 鲁哀公元年,即公元前494年.或者还可更准确一 点地说:伍子胥初入吴,并未得到重用,而是退而耕 于野,直到专诸刺杀王僚后,公子光(阖庐)代立为 王.王阖庐元年,举伍子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bq 只有在此时稍后,伍子胥在吴国的地位才能达到自 余不能关其词的程度.而阖庐元年,乃公元前514 年,范蠡人越不应早于此时. (二)为越深谋2O余年的伟烈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日:范蠡事越王勾践,既 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 耻.按:《国语?越语下》记载:越王即位三年(鲁哀 公元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越王不听,兴师伐吴, 兵困于会稽而后悔之,乃召范而谋之,至鲁哀公二十 二年冬越灭吴,前后达22年.这22年间,范蠡的 行事,言语于史清晰可案,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人吴为奴阶段(鲁哀公元年——鲁哀公三 年). 如上文所言,范蠡敏锐地感觉到了吴越因辟地 相居,风俗民情,文化背景皆相同,争霸势不可免,且 时机已到,所以与文种等好友相邀人越,寻找建功立 业的机会.其时,辅佐吴王的伍子胥也十分清醒地 看到了这一点,他多次向吴王进谏说:越之在吴,犹 人之有腹心之疾也.6J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 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 吴,将不可致于是矣.L7然而,范蠡之志不在一战之 一 37— 得,一时之利,而在谋求根本性胜利,成就霸业.可 是,刚刚即位的越王勾践,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 脑,未盈而溢,未盛而骄J,主动兴师伐吴,结果大 败困于会稽山,已成束手待毙之势.这对于年轻志 远,主动赴越以建大功的范蠡来说,是个沉重的打 击,而范蠡的英雄本色,也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充分地 展示.他谋之于越王,卑辞尊礼以事吴王,甚至建议 越王及王妃,亲近之臣数百入吴为奴,范蠡自身主动 请求随王入吴为奴J.三年之中,越王尚且卑事夫 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则侍奉,保护越王的范 蠡,其艰险,苦难,屈辱之状可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