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5.3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在地质图上的反映 3.5.1不同产状岩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 (1)水平岩层: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者重合。在地势高处出露新岩层,在地势低处出露老岩层。 (2)直立岩层:与地面交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时一条直线。 (3)倾斜岩层:主要呈许多“V”字形。 (1)褶皱 图例符号识别褶皱; 新老岩层的对称分布情况确定褶皱。 1)水平褶皱 地势平坦条件下,两翼地层在地质图上呈条带出露,核部地层只有一条单独出露地层。 向斜:核部新,翼部较老;背斜则相反。 2)倾覆褶皱 在地势较平坦条件下,两翼地层在地质图上以拋物线形并对称出露,判断向、背斜同样更具对称情况判断。 3.5.3.2地质构造在地质图上的特征 褶皱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水平褶曲 倾伏褶曲 1)整合接触 各时代地层连续无缺,岩层产状一致,地层界限彼此平行呈带状分布。 2)平行不整合 上下岩层产状一致,地层界限彼此平行,但有地层缺失。 3)角度不整合 上下两套地层的地质年代不连续,地层缺失,上下岩层产状呈角度斜交。 (3)地层接触关系 地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E与Q – 平行不整合;T与E – 角度不整合 (2)断层 根据图例符号识别 根据岩层分布重复、缺失、中断、宽窄变化或错动等现象识别。 若断层线两侧出现同一岩层的不对称重复或缺失,则出露老岩层的一侧为上升盘,出露新岩层一侧为下降盘。 当断层与褶皱轴线垂直时,在背斜,上升盘核部岩层出露范围变宽,下降盘核部岩层出露范围变窄。向斜情况于此则相反。对于平移断层,断层线两侧仅表现褶皱轴线及岩层错开。 断层构造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b) 3.5.4阅读地质图 3.5.4.1阅读步骤及注意事项 (1)看图名和比例尺,了解图的位置及精度。 (2)看图例,注意地层间地质年代是否连续,是否存在地层缺失。 (3)正式读图时,先分析地形,通过地形等高线或河流水系的分布特点,了解地区山川形势和地形起伏情况。 (4)阅读岩层分布、新老关系、产状及其与地形的关系,分析地质构造情况。 (5)若该地区有岩浆岩出露,应弄清岩浆活动的时代,侵入或喷发的顺序,确定岩浆岩体的产状。 (6)归纳分析图区地质构造发展史。 阅读地质图,要综合地层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以帮助分析地区内地质构造的特征。 3.5.4.2地质图的阅读实例 依照本例可从以下方面阅读 (1)比例尺 (2)地形地貌 (3)地层岩性 (4)地质构造 (5)构造发展简史 1)岩层产状 2)褶皱 3)断层 4)地层接触关系 东北部背斜 中部向斜 南部背斜 整合接触 平等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根据平面图示,判别褶皱及断层的性质 C C P P P P P P C C C C 活动与练习 根据下列剖面图,判断各图中断层F3-F4的性质。 重庆市地质构造纲要图 重庆市地质构造纲要图 3.6.1岩体与围岩的基本概念 岩体是指在地质时代相同或不同的岩石和经成岩作用、构造运动以及风化、地下水等次生作用而产生于岩石中的不连续面组合而成的整体。 由于工程活动,岩体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发生变化,造成开挖空间周围的应力重新分布,开挖空间周围应力状态发生改变的那部分岩体,工程上称之为围岩。 3.6 岩体力学性质及围岩分类 3.6.2岩体结构特征 结构面:岩体中各种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二维地质界面。 结构体:体内不同产状的各种结构面将岩石切割成的单元块体。 岩体结构 结构面 原生结构面 构造结构面 次生结构面 沉积结构面 岩浆结构面 变质结构面 断层、裂隙、劈理及 其它小型构造动力结构面 风化裂隙、卸荷裂隙、 次生夹泥层及泥化夹层 岩层面、层理面、沉积 间断面、原生软弱夹层 变余结构面和变成结构面 原生节理、流纹面、 凝灰岩夹层 3.6.2.1结构面 结构面的规模 结构面的形态 物质组成 延展性 密集程度 张开度 充填胶结特征 (2)结构面的特征 (3)软弱结构面 可以把岩体中强度比围岩(岩块)显著降低的结构面统称为软弱结构面,如普遍存在于沉积岩层中的层间滑动面。 软弱结构面(夹层)因为强度低,对岩体工程稳定性起控制作用,在工程实际中很容易破坏而引起工程事故,如斜坡破坏形成滑坡、崩塌,地下洞室围岩断裂破坏,岩石地基与路基失稳等。 3.6.2.2结构体 (d) (a) (c) (f) (g) (b) (e) (h) 结构体的类型 (a)方柱(块)体; (b)菱形柱体;(c)三棱柱体 ;(d)楔形体;(e)锥形体;(f)板状体;(g)多角柱体;(h)菱形块体 结

文档评论(0)

cy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装饰装修木工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装饰装修木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