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 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 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 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赏析】 这首诗用一条长题说明作诗的缘由。冬郎,是晚唐诗人韩偓的小名。他的父亲韩瞻,字畏之,李商隐的故交和连襟。大中五年(851)秋末,李商隐离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韩偓才十岁,就能够在别宴上即席赋诗,才华惊动一座。大中十年,李商隐返回长安,重吟韩偓题赠的诗句,追忆往事,写了两首七绝酬答。这是其中的第一篇。 酒宴上的蜡烛烧残了大半,烛芯的灰烬也冷却了。用“冷灰残烛”,表明送别的筵宴已近尾声,阖座的人触动离情。正是在这样的惨淡气氛中,十岁的冬郎触发了诗思,飞快地挥写成送别的诗章。这就是本篇头两句对当年情景的追述。别宴的情况交代简略,重点突出冬郎题诗,是为了主题的需要。 记事已毕,下面转入评赞。怎样才能不陷于一般的套语呢?诗人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冬郎父子比作凤凰,以“雏凤清于老凤声”表明青出于蓝,抽象的道理从而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光这样还不够生动。诗人又联想到,传说中凤凰产在丹山,它爱栖息的是梧桐树。经过想像的驰骋,便构成这样一幅令人神往的图景: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遍野,花丛中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应和着老凤苍亮的呼叫,显得更为悦耳动听。多么富于诗情画意的写照!看了这幅图画,冬郎的峥嵘年少和俊拔诗才不都跃然纸上了吗? 驱遣活生生的联想和想像,将实事实情转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这可以说是李商隐诗歌婉曲达意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一首本来容易写得平凡的寄酬诗,以“雏凤声清”的名句历来传诵不衰,除了诗人对后辈的真切情意外,跟这样的表现形式是分不开的。 (2011年高考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 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答案】 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诗歌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题惠崇的画的诗。惠崇是僧人,能诗善画。诗的首句,既点明画的作者,又描绘出画境。画中景物并不只有“烟雨”、“归雁”,但诗人只写这两种景物,有意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二、三句承接上句,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恍惚之间,好像乘船行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诗人很想唤一叶扁舟,回归故乡。这三句写出了画中的“虚旷之象”,而且化画境为实境,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思归之情。第四句描写诗人身心已沉浸于幻境之中,忽听得友人说“这是丹青”才恍然省悟,知道错把画境当作真景。这样结尾,峰回路转,饶有情趣。 【答案】 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妙的,给2分;能作简要说明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字词和名句;了解古典诗歌中序和诗的关系以及歌行体的特点;学习通感、衬托等描写方法。 2.欣赏并学习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根据音乐的表现力把握琵琶女的思想感情;讨论诗人何以与身份低微的歌女产生感情共鸣;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1.读准字音 湓浦(pénpǔ)口 铮铮(zhēnɡzhēnɡ) 悯(mǐn)然 贾(ɡǔ)人 六幺(yāo) 恬(tián)然 迁谪(zhé) 荻(dí)花 憔悴(qiáocuì) 嘈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2013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
- 2013年高中数学《3.3.2均匀随机数的产生》练习 新人教A版必修3.doc
- 2013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课件 新人教必修1.ppt
- 2013年高中理综5月实验(1)(生物部分).doc
- 2013年高中生物 3-3DNA的复制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3年高中生物 3.1 酶的制备和应用同步训练 苏教版选修1.doc
- 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第2章第3节知能过关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3年高中生物 第3章 胚胎工程 综合检测 苏教版选修3.doc
- 2013年高中生物 第5章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综合检测同步训练 中图版选修1.doc
- 2013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7李清照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
- 2013级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学习主题 同一国家的建立 第9课 秦朝的统一讲学稿(无答案) 川教版.doc
- 2013级高中历史 5.2 外交关系的突破课课练 人民版必修1.doc
- 2013高三化学稳步提升训练11.2 晶体结构与性质.doc
-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活页限时训练第5单元.doc
-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4-2 自然灾害与人类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训练 14-1 中国自然地理.doc
-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攻关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3高三物理精选精练(32).doc
- 2013高三物理精选精练(38).doc
最近下载
- 新编大学语文(周玲玉)课件—第3章:小说.pptx VIP
- 高中生物实验研究型课程校本教材(上).pdf VIP
- 铁路工务线路设备检查项目与常见病害解析.pdf VIP
- 中药二中成药“快速记忆”总结.docx VIP
- 2025年生物医药临床试验风险识别与质量控制优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实施指南《GB_T27785-2011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电子灭蚊蝇器》实施指南.docx VIP
- 新解读《GB_T 27785 - 2011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 电子灭蚊蝇器》.docx VIP
- 离任审计流程详解与核心工作底稿编制指南.docx VIP
- 美术高中绘画教材分析.doc VIP
- 遵义凤冈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2023.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