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系列培训学习资料.pptx

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系列培训学习资料.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为什么优秀的企业仍出现重大伤亡事故;一流企业的通病;传统金字塔理论的缺陷; 为什么需要新的架构?; 预防重大伤亡事故新架构;;预防重大伤亡事故新架构的影响;;; 一、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 一、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一、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双体系; ; ;; ;风险分级管控: 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 ;;;;;;;; ; ;;JSA的管理流程;b. 安全检查表法: 为了系统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叫安全检查表。 注意:使用安全检查表法识别危险源,首先应制定基础单元内设备设施清单,在统计过程中注意相同或类似性能、功能的设备设施可以合并,但不同设施确保不能遗漏。; ; ; ; ; ; 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危险指数法、危险性预先分析方法、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故障假设分析/检查表分析方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风险矩阵评价法等。 其中,安全检查表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风险矩阵评价法等较简易的风险评价方法是在工商贸企业较常用的方法。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1. 风险矩阵评价法; (1)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注意事项: a)严重程度的确定应充分考虑风险点的相关的风险类型和程度; b)对照表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S值的确定应与风险点的风险类型和风险程度相适应。;(2)确认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注意事项: a)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判定,主要依据第二类危险源确定。 b)判定可能性,要从固有风险、现实风险两个角度判定。 固有风险:指危险源客观存在的,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后果的属性。 现实风险:是指实际控制状态下,该危险源导致事故后果及可能性的组合。 示例:皮带轮无防护罩导致人员机械伤害。可能性是指:如果在没有防护罩的情况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对照上表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L值。;根据R的值的大小将风险级别分为以下五级: R=L×S=17~25:关键风险(Ⅰ级),需要立即停止作业; R=L×S=13~16:重要风险(Ⅱ级),需要消减的风险; R=L×S=8~12:中度风险(Ⅲ级),需要特别控制的风险; R=L×S=4~7:低度风险(Ⅳ级),需要关注的风险; R=L×S=1~3:轻微风险(Ⅴ级),可接受或可容许风险。;方法介绍: 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 D=L× E × C 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3 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查出其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 ;该方法相对比较简单,直观,一线职工容易掌握 ;分数值;(3)事故的可能后果(S);R的取值; ;风险控制措施的原则是按以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 a) 消除;b) 替代;c) 工程技术控制措施; d) 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e) 个体防护装备。;方法;风险分级体系;双体系;排查风险点;;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识别评价的 “风险点、危险源”即为隐患排查的对象,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企业组织实施风险点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措施制定和风险分级,确定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 通过隐患排查,可能发现新的风险点、危险源,进而对风险点和危险源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风险点;2. 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关系;; 双体系;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现场管理类隐患主要是针对

文档评论(0)

本人长期从事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RBA责任商业联盟;IETP玩具业责任规范;BSCI商业社会责任准则;ISO9001管理体系;ISO14001管理体系;ISO45001管理体系;SEDEX、ETI、WRAP等买家社会责任审核;C-TPAT、GSV、SCS、SCAN等买家反恐审核;GMP、GMPC、BRC等良好生产规范审核;代客预审COC;帮工厂做COC预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