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东方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新人教版.pptVIP

河南省洛阳东方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查找资料,自主预习 1、查阅资料,掌握作家文学常识 2、了解相关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背景 3、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音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忠公”。 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三苏 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 作者简介 文体知识 小品文 散文品种之一。 “小品”一词在中国始于晋代﹐称佛经译本中的简本为“小品”﹐详本为“大品”。 后遂以“小品”统称那些抒写自由﹑篇幅简短的杂记随笔文字。 写作背景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 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作者写这篇短文时,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读准字音 藻( ) 荇( ) 遂( ) 寝( ) zǎo xìng suì qǐn 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节奏 2、把握作者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读清停顿(蓝色句子) ∕ ∕ ∕ ∕ ∕ ∕ ∕ ∕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门户 考虑 于是 睡 一起 散步 好像 澄澈 原来是 只是 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交错纵横 小组合作,整体感知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提示: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 2、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提示:可联系写作背景) 3、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用了什么修辞), 表现了月光的什么特点? 4、作者描写“竹柏”,有什么作用? 5、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提示: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 记叙: 赏月缘由 描写: 庭下月景 抒情: 无人赏月 2、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提示:可联系写作背景) 一是因为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3、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月色的什么特点?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表现了月色的皎洁、空灵、澄澈、恬静。 4、作者描写“竹柏”,有什么作用? 动静结合,侧面烘托月色的空明,恬静 5、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欣然( ) 喜悦 念无与为乐( ) 遗憾 遂( ) 激动 寻( ) 急切 亦( ) 心有灵犀的喜悦 相与步 ( ) 闲适、从容 何、但少( ) 惋惜、无奈 疑难探究,师生互动 “闲人”究竟是什么人?如何理解文末作者发出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 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 “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