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测量与护理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温过低 ——体温低于35 ℃ 常见于早产儿、全身衰竭的病人 表现为:躁动、嗜睡、昏迷、心跳呼吸减慢、血压降低、颤抖、肤色苍白、四肢冰冷 异常体温 体温过高病人的护理 心理护理 测量 保暖 降温 口腔护理 补充营养和水分 皮肤护理 卧床休息 病情测量 测量体温: 高热病人每4h测体温一次 体温恢复正常3d后改为每日2次 物理降温30min后测体温1次 测量脉搏、呼吸、血压,伴随症状,发热的原因及治疗效果 采取药物和物理降温 较好的是物理降温: T>39℃冰敷 T> 39.5℃酒精擦浴 降温 补充营养、水份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 少量多餐 多饮水,每日3000ml 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补液 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 密切测量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1次/h 保暖 做好抢救准备 可弃式体温计:化学指示点,以最后变蓝色点 体温计的种类 电子体温计 可弃式体温计 玻璃汞柱式体温计:腋表、口表、肛表 电脑数字式体温计:电子感温探头 ①口表:盛水银端较细长,可作口腔或腋下测量。 ②肛表:盛水银一端呈圆柱形,用于直肠测温。 水银槽 (区别) 凹缩处使水银柱遇冷不致下降。 水银体温计 ③腋表:盛水银端长而扁。 体温表的区别 肛表的球部较粗短,可防止插入肛门时折断或损伤粘膜。 口表和肛表的玻璃管似三棱镜状,腋表的玻璃管呈扁平状。 体温计浸泡于消毒液中5min→甩表→第二盒浸泡30min→冷开水冲洗→擦干→放清洁盒备用 体温计的清洁消毒法 口表、腋表消毒法: 口表、腋表、肛表分开清洗、消毒 常用消毒液:75%酒精、0.1%过氧乙酸 肛表消毒法: 使用后先消毒液纱布将肛表擦干净,再按上述方法消毒 体温计的检测 甩表至35℃以下 同时放入已测温的40℃以下的水中 3分钟后取出,读数 误差在0.2℃或以上,水银柱有裂痕者,均不能使用。 舌下热窝 闭口,勿咬 测量时间:3min 测量体温的方法 先擦干腋窝,再放体温计水银端置腋窝 屈臂过胸夹紧 腋温 方法: 时间:5-10min 测量体温的方法 肛温 方法: 时间:3min 适用:婴幼儿、昏迷 插入长度:成人3.5cm,儿童2.5cm,婴幼儿1.5cm 测量体温的方法 注意事项 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呼吸困难者不宜测口温 如有进食、冷热敷,间隔30’再测 咬破体温表:清除玻璃碎屑,口服蛋清、牛奶,摄 入粗纤维食物 腋窝疾患、出汗较多、肩关节受伤、过度消瘦不宜测腋温 洗澡、腋部做冷热敷,间隔30’再测 直肠肛门疾患、手术、腹泻、心肌梗塞病人不宜测肛温 坐浴,灌肠后间隔30min 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时,应做监测 甩体温计用腕部力量,不能触及他物,以防撞碎 第二部分 脉搏的测量与护理 主要内容 正常脉搏的范围 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影响因素) 异常脉搏的种类及其特点 对脉搏异常病人的护理措施 测量脉搏的方法 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称为脉搏 脉搏的定义 脉率:每分钟脉搏搏动的频率 成人为60-100次/分 随年龄、性别、活动、情绪等因素变动 脉律脉搏的节律性 搏动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 脉搏的强弱 脉搏的紧张度 正常脉搏 速脉: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 发热 大出血病人 缓脉:成人脉率每分钟少于60次 颅内压增高 房室传导阻滞 频率异常 间歇脉(早搏):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见于各种心脏病、洋地黄中毒的病人 节律异常 二联律、三联律:每隔一个或二个正常脉搏后出现一次过早搏动,前者称二联律,后者称三联律 脉搏短绌: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脉搏细速、不规则 心房纤维颤动 节律异常 洪脉:脉搏搏动强大而有力 高热 甲亢病人 丝脉:脉搏搏动细弱无力,扪之如丝 强弱异常 动脉硬化,管壁变硬失去弹性 诊脉时有紧张条索感,如按在琴玄上 紧张度异常 异常脉搏的护理 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遵医嘱给药,给予适当的指导 测量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协助诊疗检查 测量脉搏的方法 部位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测 量 部 位 操 作 步 骤 正常脉搏测30秒 脉搏短绌测1分钟 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 护士的示指、中指、无名指放于测量脉搏的部位上 注意事项 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博动易与病人脉博相混淆; 为偏瘫病人诊脉,应选择肢体健侧 如脉搏细弱而触摸不清,可用听诊器测心率1min 脉博短绌者须两人同时测量操作,听心率者指示起停,计时1分钟. 第三部分 血压的测量与护理 主要内容 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平均动脉

文档评论(0)

sw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