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 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 ( jì )北, 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 (zǐ) 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 ( huán ) 乡。 即( jí )从巴峡穿巫(wū)峡, 便下襄 (xiānɡ)阳向洛(luò)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 忽传 收蓟北, 初闻 涕泪 满衣裳。 却看 妻子 愁何在, 漫卷 诗书 喜欲狂。 白日 放歌 须纵酒, 青春 作伴 好还乡。 即从 巴峡 穿巫峡, 便下 襄 阳 向洛阳。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 日 放 歌 须 纵酒,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1、白发苍苍的诗人在大白天里又是放歌,又是纵酒,是因为 他听到了—— 看到了—— 在阳春三月就要回到—— 2、回乡的路上有( )作伴,有( )作伴,还有( )作伴……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剑外 巫峡 巴峡 襄阳 洛阳 蓟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长 江 东 海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前后达八年之久。 “安史之乱”中由于安史叛军对人民的残暴行径,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旧唐书》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京城之中,不满千户。叛军所过之处,人烟断绝,千里萧条,遍地坟场。 “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杜甫去投奔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后来,他设计逃出叛军的魔爪,之后又弃官携家人随人民逃难,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八年里他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度日如年、思乡难归。 有诗为证: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zú)。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yāo)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刚刚进门就听到家人在号啕大哭,原来小儿子已经活活饿死。作为父亲,我是多么惭愧,没有粮食,致使小儿子幼年就不幸死去。)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自从安史之乱以后我就经常睡不着觉,茅屋整夜漏雨,这漫漫长夜怎么能挨到天亮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战乱持续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 阳向洛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感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时也感到惊心。 ) “安得广厦(shà)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悲陈陶》 (长安城的百姓转头向陈陶方向失声痛哭,日夜盼望唐朝军队打回来恢复昔日的太平生活。 )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羌村三首》 (乱世之中,生活一直颠沛流离;能够侥幸活着回家,与家人团聚就是最大的心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 阳向洛阳。 走近杜甫: 阅读安史之乱以后杜甫的诗,体会诗人后半生的生活和情感,想想杜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