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表达技巧的内容繁而杂,这节课我们用分类举例的方法进行,我们将表达技巧分为三类:;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长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使干。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刘禹锡);小结: 常见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辨明修辞手法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要了解作者借助这些修辞手法抒发什么感情,达到什么目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两首诗,看看他们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00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题思路〗手法+分析(+作用) 第一步:指出修辞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印证。;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答案】 10.(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耐寒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二、 表达方式;描写: 有正面侧面、动静、虚实、环境、细节、语言等。;;(2008江西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全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 〖参考答案〗(6分)(1)此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景。 (2)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国家不统一,人民不能自由往来的残酷现实。 (3)作者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人们能过上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解题思路〗手法+分析+作用 第一步:叙述定向的角度; 第二步:结合诗句内容围绕定向角度具体展开; 第三步:小结这种手法的好处。 ;【典型例题3】(2008山东)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画堂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撚(niān):持取,捻弄。 (2)“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参考答案〗 (2)A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动作描写)。 B作者用“捻花”表达对春天的喜爱,用“放花”表达对春去的无奈。 C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看看如下诗句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