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土地铁葫芦·文艺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天给的礼物(代序) 阮义忠 我以拍照被熟知,以所撰写的《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 影新锐》两书被当成将西方摄影潮流引进华人世界的传道者,又 因创办《摄影家》杂志,被认为出了点力,将中国当代摄影家推 向国际舞台。其实,在拍照前我是个勤读书、爱画画的文艺青 年,写过诗、小说,发表过数不清的插图,但一路走来,在摄影 投入的时间、精力最多,受到的肯定也比较大。 文学、绘画着重想象与回忆,摄影却仰仗直觉与发现。两方 各有所长,但摄影的见证性凌驾于其他符号,难怪日本人将之译 为写真。《人与土地》是我的一个摄影主题,将我在1974—1986 年于台湾农村所捕捉的画面分为“成长、劳动、信仰、归宿” 四个 单元,共八十四幅照片,曾在国内外诸多美术馆展出并被收藏。 摄影的强度全在瞬间的精准,想要交代前因后果、表达内心 的感动,还是有赖于文字。每张照片背后都有段长长的故事,足 以让行家们写成一篇篇动人的小说。但我做不来,只有偶尔在 课堂上跟学生讲讲故事。拜《南方都市报》之邀撰写专栏,又 蒙磨铁图书有限公司结集出书,促成我与更多人分享经历的因 缘。 屏东县牡丹乡旭海,1986 近三十年来,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变化的幅度之大、速度之 快,恐怕超过以往三百年,甚至三千年。这不只是生产消费的失 控、科技的滥用,也和人类的自大、贪婪及价值观颠倒有极大关 系。我在拍照时,最想留住的正是人性的美好:人与人的互信互 助,人对土地的依赖感恩,人对天的敬畏、对物的珍惜。这些价 值在今天的台湾、大陆还留下多少? 一切都在变,都在消失。在变化与消失的过程中,有一个瞬 间被相机记录下来,就成了不变的永恒。摄影者最大的挑战在 于:感动的当下也是创作的同步,因此身、心都必须极度敏感与 机灵。我已年入花甲,照片越拍越少,写文章的意念却越来越 强。写 《人与土地》正是一种反省,期许自己在未来的十年间以 文字为重;再有十年,那就重拾画笔。艺术手法要灵巧容易,要 朴拙可难,一切感觉的棱角都磨平、磨润了,离拙就近了。 在旭海所拍的这张照片是 《人与土地》中难度最高的。这个 位于台湾南端的小村子,有几户人家被圈在全台最神秘的军事基 地里,等待搬迁。那回我虽有“警备总部”的核准公文,依然被挡 驾在外。就在必须交出所有装备方可放行的点收空当,在地平线 发生了这一幕我誓必要冒险抢拍的画面。 一排村民在比赛,看谁的筋斗能翻最多次。一件极其平凡的 事件,却让我直觉到它的深刻寓意:人类在土地上重复着“生、 老、病、死”的轮回,累积着“贪、嗔、痴、慢、疑”的业力,却一 同注目着颠倒的人生,毫无所觉。我攫住了一个永恒的刹那。 画家陈丹青十分喜欢这幅作品。有一次,他顶认真地问 我:“这张照片是上帝替你按的快门吧?”没错,回首来时路,我 拍到的所有好照片,包括镜头前一切人、事、物给我的启发,都 是老天给我的礼物啊! 高雄县美浓镇,1977 美浓,美到浓得化不开,多美的名字啊,我就是冲着它的地 名跑去的,也不知道能碰上什么事。那个年头没有任何旅游指 南,所有收入都用来订购摄影画册的我买不起汽车,只能靠着一 册 《台湾省客运车价目表》走遍岛上的大小角落。 这本册子所附的路线图,详细地标明了各县的每个停靠站, 我专挑终点站去探险,因为地点偏远,意味着还没被外来文明打 扰。农业社会几百年才有少许更迭,工商业的脚步却是突飞猛 进,我得赶在都市的触须探达之前,造访有缘的乡亲们。 一进美浓就让我感觉,不仅踩上了异域,也跨入了时光隧 道,仿佛误闯到中原文化的某个历史段落。这是个客家小镇,村 民讲的话我听不懂,妇人们穿的传统服饰、扎的发髻样式也前所 未见。通过城门,一串串封闭的民宅宛如连锁长墙,巷弄更是仿 佛迷宫,迎面而来的每个眼神都透着猜疑⋯⋯一时之间,还真让我 这个闽南子弟慌了手脚。 没想到,一出庄头却豁然开朗,仿佛世外桃源。田里的作物 是我首次见识的烟叶,造形别致的烟楼疏疏落落地点缀其中,烘 烤烟叶的香味随着袅袅清烟飘逸四方,真是山水画里的景色啊! 我找了一处定点,把田埂落在构图的正当中,只要有人入镜,就 会是张好照片。 等呀等,几十分钟都过去了,却半个人影也没。心生放弃的 念头才起,一个骑着脚踏车的小孩就从我的身后越过。哇!这不 正是所有村民的童年写照?不正是安分守己、勤奋知足的背影? 小孩显然是在回家的路上,每一脚踏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