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心脏手术指南-心血管评估和管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赣州市市立医院心内科 刘伟斌;一、 流行病学;围术期心脏事件最基本的诱因是什么?;麻醉: 抑制心肌收缩: 氟烷类、硫喷妥钠、普鲁卡因 降低血压: 硫喷妥钠、普鲁卡因、氟哌啶、吗啡 心动过缓、停搏: 琥珀酰胆碱(肌松药) 心率血压、心输出量 :本可松 手术操作: 失血过多、直接刺激心肌、低温手术、术后(肺部)感染 ;二、临床术前心脏风险评估;临床术前心脏风险评估-步骤一;临床术前心脏风险评估-步骤二;临床术前心脏风险评估-步骤三;临床术前心脏风险评估-步骤四;临床术前心脏风险评估-步骤五;临床术前心脏风险评估-步骤五;临床术前心脏风险评估-步骤六;无负荷诱导的心肌缺血或轻到中度心肌缺血(提示有1或2根血管病变)的患者,能够继续接受择期手术。 通过无创检查评估,对有严重负荷诱导心肌缺血患者,推荐给予个体化围手术期管理。、 相对预计的不良后果,这类患者需权衡外科手术的潜在获益。 需对药物治疗和/或冠脉再血运重建的效果仔细评估 ;对于介入治疗,需要考虑抗血小板治疗对手术操作的干扰 1、PTCA术后2周可进行非心脏手术 2、裸支架术后4周可进行非心脏手术 3、老一代DES介入治疗12月后进行非心脏手术,新一代DES介入治疗6月后可进行非心脏手术 ;三、外科手术类型;四、术前评估-风险指数;四、术前评估-生物标志物的应用; 四、术前评估-心电图检查 ;主要目的是评价三项心血管风险标志物:左室功能、心肌缺血程度和心脏瓣膜异常情况;;五、降低心血管风险策略- β受体阻滞剂;绝大部分PAD患者需应用他汀类药物, 开放性血管手术或者血管内介入手术,他汀继续使用至术后。 至少在术前2周启动他汀治疗,并延续至术后至少2月。 ;五、降低心血管风险策略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拮抗剂:用于不能耐受β阻滞剂的患者以及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 α2受体激动剂:非心脏手术的患者避免应用 利尿剂:继续使用,根据心功能以及血容量电解质调整剂量 ;五、降低心血管风险策略- 抗血小板;一项随机试验发现阿司匹林能有效阻止高危手术的围术期猝死,但对心梗或死亡无效。另一项试验发现小剂量阿司匹林比大剂量组死亡、心梗和卒中减少。 Robless荟萃分析示阿司匹林降低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严重血管事件和血管源性死亡率。 Burger等荟萃分析认为,只有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或者其后果与停用阿司匹林的心血管风险相似的情况下才需停用阿司匹林。 41项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增加出血并发症风险1.5倍,但不会导致更严重的出血并发症 。 冠心病的系统性回顾表明,未持续使用或终止阿司匹林会使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高3倍。; ; ;五、降低心血管风险策略- 血运重建;五、降低心血管风险策略- 血运重建;六、特殊疾病- 心力衰竭; ;六、特殊疾病- 瓣膜性心脏病;六、特殊疾病-心律失常;六、特殊疾病-心律失常;六、特殊疾病-肾脏疾病;六、特殊疾病-脑血管疾病;六、特殊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六、特殊疾病-肺动脉高压;六、特殊疾病-先心病; 七、围手术期心脏监测-心电图 ; 七、围手术期心脏监测-食道超声 ; 七、围手术期心脏监测-血糖监测 ; 八、麻醉 ;小 结;谢谢!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