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测者在这种条件下把射电信号记录在磁带上,再把每两个天线探测到的信息一起送入处理机进行相关运算,就可以获得干涉 结果。上面“三个同一”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干涉仪的各个天线都借助于精度极高的氢原子钟来进行时间比对,以便在探测过程中完全达到时间同步。 甚长基线干涉仪示意图 在同一直线上的干涉仪只能提高一维的分辨率,要提高射电源的二维的分辨率,必须采用二维分布的长基线干涉仪或甚长基线干涉仪来进行测量。目前世界上则更跨越一步,采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来进行探测。 例如,我国上海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的两台口径25米的射电望远镜以及南非哈特比斯托克射电天文台的口径26米的射电望远镜就都参加了欧洲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的联合探测工作。采用这样的探测,人们已可以获得0.001的超高分辨率,这比地面上对天体的光学观测所能获得的最高分辨率要高几个数量级。 我国参加欧洲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的两台射电望远镜 美国的甚大基线阵(VLBA) 三、射电成像技术 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英国射电天文学家赖尔(M. Ryle)研制成一种灵敏度高、分辨角小、能够成像的新型射电望远镜——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早年射电探测的一个重要缺陷是难以获得射电源的像,但随着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发明,这一缺陷已不复存在。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是一种分辨率和灵敏度都很高、能让稳定的射电源成像的射电望远镜。 如果你细看报上的任何一幅照片,其上的景物实际上不是一个连贯的图像,而是由无数明暗不同的小网点构成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成像原理与此种网点有点类似,但更加复杂:若有A和B两天线,假定A位于地面上一个等效大天线的圆心,而B则以较小的间隔距离在该等效大天线的所有位置上都与A先后进行干涉测量。 由于射电源是稳定的,这种先后进行的干涉等同于某一时刻所有B位置与A位置的干涉。将所有干涉测量的资料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一种被叫做傅立叶变换的数学处理,可获得待测射电源亮度的二维分布,进而获得待测射电源结构的“照片”。 实际工作中,一个移动天线与一个固定天线一次次进行干涉观测和资料处理的工效太低,往往是用很多固定的和若干移动的天线互相干涉测量。 上述射电成像的原理是英国射电天文学家赖尔首先提出来的。1971年他主持研制了剑桥大学马拉德射电天文台的“五千米阵”。它由8面口径均为13米的抛物面天线组成,其中4面固定地分开排列在4.6千米长的基线上,另外4面可在导轨上移动。 当用工作频率20京赫(波长1.5厘米)进行探测时,它绘出的射电天图,已可以与光学照片相媲美。这一成就开辟了射电探测的新纪元,他因此获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目前世界上最出色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是1980年建成的美国的甚大阵。它座落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个荒原上,占地一千多平方千米,由27面口径25米的可移动拋物面天线组成,分别安置在呈Y形的3条20~21千米长的叉臂上。 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孔径 射电望远镜——美国的甚大阵(VLA) 美国的VLA局部 每条臂上放9面天线,使用其最短工作波长0.7厘米时,最小分辨角可达0.05,已优于地面上大型光学望远镜的分辨角。甚大阵在8小时中即可获得一幅射电源的优质图像。 天鹅A的射电像与光学像的对比 2003年,美国在夏威夷海拔4205米的莫纳克亚山上, 建成了第一个工作在波长不足1毫米的亚毫米波段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它由8面口径6米的天线组成一个阵列,其中两两相配时,最长的基线长为509米,在工作波长0.43毫米时,分辨角可小到0.15。这一望远镜阵是第一个在亚毫米波谱线上探测获得天体像的射电望远镜。 四、 毫米波和亚毫米波 的射电探测 20世纪60年代,人们相继发现了星际羟基(OH)分子、星际氨(NH3分子、星际水(H2O)分子和星际甲醛(HCHO)分子,特别是1969年所发现的甲醛分子是星际空间中发现的第一个有机分子,它成了20世纪60年代四大天文发现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的发现更是络绎不绝,迄今发现的星际分子已有一百多种,其中绝大多数是星际有机分子。这些星际分子的谱线大部分位于射电波的毫米波段(波长1~10mm)或亚毫米波段(波长0.35~1mm),于是射电天文学中的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天文学便迅猛发展起来。 按照本章第一节的划分,波长小于1mm的电磁波应属于红外线波段,但在0.35~1mm这一小段波段内则是射电波和红外线彼此重迭的区域。 当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方剂配伍理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中医药大学.docx VIP
- 数控编程与仿真实训(第5版)——电子全套PPT教学课件.ppt
- 沪教牛津版英语4A-M3U1-In-our-school:animal-school公开课课件.pptx VIP
- 急性荨麻疹-洞察与解读.pptx
- 融资分红合同协议.docx VIP
- 草莓状血管瘤血管瘤-洞察与解读.pptx
- 皮肤念珠菌病念珠菌病-洞察与解读.pptx
- 荨麻疹型药疹药疹-洞察与解读.pptx
- DB5305T 78-2022保山市牛油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ocx VIP
- DB53_T 1089-2022鳄梨品种'哈斯'生产技术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