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邵飘萍的采访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邵飘萍的采访艺术[媒介纵横] 杨先情 徐晨霞 约4233 字 【摘要】本文试图对邵飘萍的新闻采访艺术进行分析,以期给当今新闻记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邵飘萍 采访艺术 启示 邵飘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在他14 年的新闻 工作生涯中,办过报纸和通讯社,当过记者、编辑、主笔和社长;善于写新闻、通讯、时评、 社论、专电等各种新闻体裁的文章;他既有丰富的编辑、采访经验,又有经营管理报业的才 能,是民国初年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他的新闻理念,在中国新闻史中占有一席重要之位。 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敬重,1923 年任教育总长的汤尔和评价:“中国有报纸52 年,足当新闻 外交而无愧者??仅得二人,一为黄远生,一即飘萍。”他赞赏邵飘萍的采访“发问不多,使 言者无所遁饰,亦不能自己。①张季鸾也曾称赞他:“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 访必工。北京大官本恶见新闻记者,飘萍独能使之不得不见,见且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 语已得要领。”② 邵飘萍在新闻采访艺术方面有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思想和主张,独具一格、影响深远 的新闻采写观。因此,学习与研究邵飘萍的采访艺术,对于新闻记者提高新闻采访水平,无 疑是十分有益的。1923 年邵飘萍根据自己的教学讲义,“愚则讲述新闻记者外交术,专研究 探索新闻材料之方法”。撰写出版了被称为中国新闻采访学奠基之作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在这本书中,他通过对自己的采访经验的介绍和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详细地介绍了许多新闻 采访的方法,总体而言,他的采访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铁肩辣手:我为正义狂 谈到邵飘萍的采访艺术,首先要提到的自然是他“视死若休”的勇敢无畏的精神。他认 为记者应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而志不乱。” 他以“铁肩辣手”当座右铭,亲笔书写,悬挂案头。他办报纸痛斥军阀政府反动政策,反帝 反封建,卓厉奋发,而又饱尝曾经逋逃、羁囚、流亡,以致以身殉报。即使在采访中,他也 不畏艰险牺牲,富有献身精神。1912 年邵飘萍担任《汉民日报》主笔,后来又主持了笔政, 在此期间,他不为权势左右,不为利禄所诱惑,不怕得罪政界要人,不怕牺牲,勇敢揭发贪 官污吏,因此被捕了三次,坐了九个月的牢,出狱后他东渡日本,在日本他揭露了袁世凯的 卖国阴谋,反对二十一条,引起了当局的注意。1915 年回国后,他为《申报》等撰稿,抨击 袁世凯的专制政权。1918 年创立《京报》后,他以此为阵地,对军阀的压迫无惧无畏,主张 为民立言,严厉抨击当局政府,因此报馆被封,迫使他第二次东渡日本。段祺瑞政权垮台后, 他又回京复刊《京报》,坚持以往的风格。揭露批判北洋军阀政府的罪恶行为,为此他被军阀 所杀害,为新闻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917 年张勋复辟帝制,6 月率“辫子兵”进占 北京,7 月被段祺瑞击退。两军激战时,被辫子兵控制的北京电报局禁止向外发新闻稿。为 了及时把北京战事消息发往《申报》,邵飘萍从北京赶到天津发电。行至丰台时,被夹击两军 之中,几乎死于流弹之下。事后他说:“至今思之,犹为心悸。若果死,则责任心命我不得不 死也。”在军阀混战,南北政权抗衡时期,邵飘萍能够在瞬息万变,危机如垒卵的险境中游刃 于上层,左右逢源,足见他的胆略、计谋和采访技巧之高超。当今的新闻工作者尤其是记者 应该效仿邵飘萍,具有他那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二、广交泛游: 朋友多新闻好写 我们知道,记者大多是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交际圈很广泛,能够与不同阶层的人打交道。 交际广泛,才会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也才能够采访到更多的人和事。邵飘萍曾说过:“夫交 游广则品类不一,上至最高当局国务要人、大政治家、大学问家、大资本家、奸人败类、以 至卑官小吏、舆夫走卒、皆外交记者所可与接触之人物,外交记者心目中绝无阶级之观念, 惟以如何乃可尽其职务为交际活动之目的。”③他就是这样一个左右逢源的人,“闲谈时风趣 机敏,其言滔滔,新闻脑总在紧张地活动。一旦提笔行文,则又“状若木鸡,静穆又如处女”, 倾注整个身心。他写作不择条件,常常在酒楼饭馆,在政府要地,在采访现场一挥而就。这 一切都赋予他一种特殊的魅力,吸引着各阶层的人。”④因此能够在各派军阀中游刃有余,又 能和普通民众打成一片,上至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都愿意和他交朋友。他正是凭 着广泛的社会关系、凭着自己与各层人士多年的交情,挖到自己想要的新闻的。这主要源于 邵飘萍认为新闻应该独立、无阶级性的观念,他说,在采访中,要既无敌友概念,也不以道 德为交际标准,只看对方是否与新闻有关。当然,这样一种没有是非的交友标准很容易使人 随波逐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