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变”与“巨变”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的探究 著名史学家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将社会经济变迁分为两类: 一类是“微变”,指发生在同一社会经济形态或同一生产方式之内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积累性的渐变;另一类是“巨变”,指突破社会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的具有革命性的、突破性的质的变化。 这一划分,得到史学界的普遍认可。假定你是一名史学研究者,在论及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经济变迁时,你将如何运用下列史料和相关知识佐证这两种类型? 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关系示意图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 洋务企业兴办 封建自然经济瓦解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 材料一 材料三《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材料四 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 材料五 把军事工业的创办即国防近代化看作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就在于它的生产与以往的生产有质的区别,即由手工变成了机器。而在江南制造总局,“华匠学徒,按日点工给价”,“内地工匠,小工则人无定数,视公务之缓急为衡;价有差等,较技艺之优劣为准。 ——王韬《格致书院课艺》 材料六 材料七 “(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八 总的说来,农村社会的根本性变动尚未到来,新机器、新技术、新式经营在农村虽然不能说没有,但不过是凤毛麟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近代化在农村还处于黑暗之中。 ——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 无论“微变”还是“巨变”,“变”则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关于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动,上述史料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不同的研究视角? 在谈及社会经济变迁的动因时,以“巨变”为例,罗荣渠先生认为存在着两种状况:创新性的巨变,是自身独特历史条件凑合下发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变化;传导性的巨变,这主要是受外因诱导发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变化。 试运用下列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一 通过对1820年代松江府华亭和娄县地区的GDP的深入研究以及与1810年代荷兰的GDP的比较,得出了“19世纪初期江南经济已经不再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而是一个以工商业为主的早期的近代经济”的结论。 ——《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 材料二 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办。”l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绝,船、厂亦应用不穷”。于是,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四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农村经济当作一个旧平衡,这种平衡已被宏观社会经济条件的巨变所打破。洋纱洋布的进口,茶叶、蚕桑的出口,加上新兴工业部门对一些农产品的特殊需求,一方面造成了某些传统作物和某些传统副业生产的衰落,一方面又导致了某些新作物种植和新副业生产的产生。城市工业经济发展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则导致了一些农户家庭劳力分配结构和家庭经济结构的变化。 ——《关于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的探讨》摘编 材料五 费正清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模式是西方冲击、东方反应的“冲击—反应”模式……没有西方扩张这一“外生变量”,古老的中国将一直维持传统状态。 罗荣渠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带来了“现代化”“革命化”“边缘化”“衰败化”等多重效应的交织状态,请根据你的理解,尝试着构建出这种状态的关系表达式。 (学生动手操作建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