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执教者 “虚心接受批评”下的被帮助和改造者,被动承受,无限委屈 评课者 评课者 评课者 帮助者和改造者,或卖弄水平,或好好先生 “评课”中的话语关系 (四)改善观课议课的对话关系 求知 者E 求知 者A 求知 者B 求知 者C 求知 者D 课堂故事 研究的问题 议课的对话模型 四、以学论教,提高效益 (一)主要观察学生的学习 发现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发现师生关系 让教学改进的意见更真实 (二)根据需要选择观课位置 主题:“有多少同学在进行比较紧张的数学思维活动?” (三)不干扰正常教学 (四)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 五、观课议课的课堂理想与目标 (一)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 (二)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基(对教学内容的有价值改造) (三)实施有效教学(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合理) (四)执教者享受教育的幸福(改善教师在课堂上的生活状态) 参考书目: 陈大伟著:《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陈大伟著:《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陈大伟著:《教育案例写作与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 谢谢大家! 祝大家暑期快乐!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寻找问题的切入点 关注和展示过程。 我看你是如何播种的。 可编辑 可编辑 怎样有效观课议课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E-mail:yizhu28@163.com/chengduchendawei http:// /chendawei 幸福不仅是一种感受,也是一种能力。 关于教师幸福生活的想象 (一)课前有期望,老师盼望进教室 例:《陶罐和铁罐》的教学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新知、新事和新人 一、成长创造的幸福观 (二)课中有创造,教学过程中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回应教育事件和情境,能创造性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例:当老师面对学生的“老师,我看你懂得卵多的呢”时。 (三)课后能审美,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能获得符合期望的愉悦和温暖体验,它包括对自身能力实现和发展的审美,对教学劳动过程和劳动效果的审美。 从“现场到问题”的案例研究 从“问题到现场”的行动研究 二、观课议课的两种方式 (一)从“现场到问题”的案例研究 1.观课议课是关于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包括选择案例和案例研讨。 教学案例是蕴涵着问题或困惑的教学故事。 “观”是组织教学案例。 “议”是对选取案例的研究和讨论。 2.议课中的案例讨论方法 (1)观课教师描述蕴涵困惑的教学故事( 自己先要研究,先要有自己的想法、看法;但先不做评论和议论); (2)授课教师说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然后反问故事讲述者的看法和意见; (3)故事提供者和其他参与者说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4)参与者对彼此的意见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从“问题到现场”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流程 第一步:当我的教育价值观遭到实践否定时,我碰到了问题。(问题) 第二步:我设想着解决这个问题(方案) 第三步:我实施这个想象中的解决方案(实践) 第四步:我评价我行动的结果(反思) 第五步:我根据自己的评价重新系统阐明问题(循环) ——施良方 观课议课的改进:从“我”到“我们” 让观课议课成为有主题、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问题研究 教研目标 教师成长 教学改进 教学目标 学生发展 1.研修问题的选择 例一:《落花生》的观课议课 原主题 :抓住重点字词,体会文意 “你教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1)从问题和困难中提出主题 “只要你还嫩绿,你就会继续成长;一旦你已经成熟,你就开始腐烂。”——丹尼斯.威特莱 (2)从教学创造和超越中提出主题 《中国农业的分布》的观课主题: 思维导图在地理课堂上如何更有效地使用? 领悟: 读书和学习是“信则有,不信则无;行则有,不行则无” 原:抓住重点字词,体会文意 建议:如何抓住重点字词引导学生体会文意。 重点字词有哪些?(教材研究) 如何抓重点字词?(备课方法研究) 抓出重点字词,如何用?(教法研究) 实际效果如何?(效果研究) 2.研修问题的表述 例二:上海市金山区第一中心小学一年级《看拼音读课文识汉字》 教导处主任:“低段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和方法” 高段老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识字兴趣,培养孩子自主识字能力” 执教老师:“如何处理‘看拼音读课文识汉字’的教学” …… 3.研修问题的协商 4.研究问题的分解 《太阳是大家的》观课议课主题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一首诗的诗情 分解:诗中蕴涵了哪些情感?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情感是什么?可以落实在哪些文字和段落上(教材和教学目标) 特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个人开通天然气委托书范本 .pdf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 MG-WD系列采煤机说明书.doc
- 2025年河南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学堂在线网课《生活英语读写》课后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2025年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pdf VIP
- 安全牛:API安全技术应用指南(2024版).pdf VIP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统考科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吴门验方》学习笔记.docx VIP
- 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教程》第四册(WELearn答案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