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石钟山记1课件.ppt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石钟山记1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所在皆是也 判断句: 或曰此鹳鹤也 则山下皆石穴罅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判断句子的句式特点 A、石之铿然有声者 B、磔磔云霄间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此世所以不传也 E、古之人不余欺也 定语后置 省略句 判断句 判断句 宾语前置 “而”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一个连词,它可以表示并列、承接、递进、转折、修饰、因果等多种关系。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而”分别表示什么关系,怎么翻译。 1、扣而聆之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5、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6、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7、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8、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9、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1、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感谢各位老师! 祝: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研习、思考 得 名 由 来 作 者 态 度 作 者 依 据 郦 道 元 李 渤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 常 疑 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 聆之,南声函胡,北 音清越,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余 尤 疑 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而 此独以钟名,何 哉? 夜游石钟山,作者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苏轼实地考察,有没有遇难而退?结果如何? 译文: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出发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石钟的山。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自:从 舟:乘船。名为状 适:到……去 因:因而,于是。 得:能够 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东汉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译文: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头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发出硿硿的声音,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 使:派 其:其中的 焉:形容词尾,同“然” 固:仍旧,还是 而:连词表修饰 莫:通“暮”,晚上 独:单独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qī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zhé 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译文: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向人猛扑过来(似)的;而山上栖息的老鹰,听到人的声音也受惊飞起来,磔磔地在高空中鸣叫;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似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鸟。 侧:名词作状语 且:一边… …一边… … 或:不定代词,有的,有的人。 1、这是描写月夜绝壁之景的,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哪位同学来给我们概括一下? ?明确:阴森、雄奇、阴森恐怖、毛骨悚然、幽暗、恐怖。? 2、这样看来,苏轼这次考察应该说是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因为所到之地阴森恐怖。那么,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明确:①议论文中加入这样一段描写,而且是一段阴森森,让人毛骨悚然的描写则能使议论不显乏味,能引人入胜,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②作者在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鹘、鹳鹤等景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状形、摹声、绘态。观察的角度:由上(视觉)到下(听觉)。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境界幽深,怪异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这样写暗含着这样的意思: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此外,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的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思考: 译文: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时候),却(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传来,噌吰噌吰地响着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方:正要 心动:心惊 绝:停止 作者听到的是什么的声音?(石穴罅的“噌吰”之声) 译文: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知道它们有多深,细小的波浪涌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太阳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