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pptVIP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 迅 品读经典,缅怀伟人 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相结合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狂人日记》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思想革命)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文言文:“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白话文:“对不起,干不了。”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陈独秀 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走近伟人 重温历史 朋友 ——胡适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感受新文学的魅力 感受新文学的魅力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儿微云 ,地上吹着些儿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希望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 感受新文学的魅力 1918年,《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1920年,全国各个学校的教科书改用白话文。 拿什么来拯救? 新文化运动------思想革命: 对症下药 民主 科学 新道德 “德先生” “赛先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打倒孔家店”(儒) 鲁迅与《狂人日记》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胡适与白话文 “文化平民化”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 “四提倡,四反对” 四、新文化运动影响 (万象更新启民智) 第四展厅 1915年的他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毛泽东22岁 周恩来18岁 叶挺19岁 彭德怀18岁 蒋介石25岁 如春雷一般…… 惊醒了无数青年…… 影响了一代人…… 也影响了一个时代…… 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 周恩来在天津组织觉悟社, 并出版《觉悟》杂志 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 第一桩西式离婚案 徐志摩爱上了才貌俱佳的林徽因,与发妻张幼仪解除婚姻,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中国近代第一桩西式离婚。 离婚后张幼仪和徐志摩仍旧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张幼仪在海外不断学习进修,事业很成功。 新文化运动后离婚案 NEWS 一时间女子逃婚成为时髦, 各地离婚成为潮流 社会花絮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我们通常将新文化运动分成前期和后期两个时期,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线。 前期是从1915到1919年, 后期是从1919年开始 ,大概于20年代结束,通常没有明确的结束时间。结束的原因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想潮流,新文化运动宣传的资本主义思想已经落伍。 * 抓住一个新字,把四个内容概括为与新有关的四个词语 * 新文化运动的各项条件已经具备,那么下一步他将带给中国国人民怎样的希望呢 * 1912年12月21日,蔡元培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和整顿改革北大的宗旨与决心,迎难而上,赴京就任北大校长的职务。 新文化运动塑造了新的北大,此后北大的历次爱国活动无不与新文化运动精神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辜鸿铭精通英文、法文、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向西方人倡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北大不仅包容了旧学代表和拖长辫、着异服的前清遗老,更包容了接受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进步青年教授。1918年初的统计,全校教授90名,从其中76名的年龄来看,35岁以下者43名,占56.6%;50岁以上者仅6名,占7.9%。最年轻的教授徐宝璜只有21岁,胡适、刘半农也只有27岁。陈独秀也才38岁。正是在这样的大学观和学术观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学术自由、各派并存、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 * 既然新文化运动的大幕已经拉开,他们又将用什么新事物去对抗封建旧思想呢?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他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取舍呢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