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考点】专业综合-儿科疾病-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概述】本章内容较多,但重点是母乳喂养,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3个部分的内容; 一、营养素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1. 营养素: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称为营养素; (1)能量;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2)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 (3)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 2. 儿童能量代谢: (1)基础代谢率(BMR):小儿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量较成人高,占总能量代谢50%,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①婴儿为55kcal/(kg?d); ②7岁为44kcal/(kg?d); ③12岁为30kcal/(kg?d); ④成人为25kcal~30kcal/(kg?d); (2)食物热力作用:占总能量代谢7%~8%: ①是指由于进餐后几小时内发生的超过BMR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体内营养素的代谢; ②与食物成分有关:糖类食物的食物热力作用为本身产生能量的6%,脂肪为4%,蛋白质为30%; (3)活动消耗; (4)排泄消耗:正常情况下未经消化吸收的食物的损失约占总能量的10%,腹泻时增加; (5)生长所需:组织生长合成消耗能量为儿童特有,生长所需能量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3. 宏量营养素: (1)糖类:所产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5%~65%;主要来源于粮谷类和薯类食物; (2)脂类: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3)蛋白质:除需要有与成人相同的8种必需氨基酸外,组氨酸是婴儿所需的必需氨基酸;胱氨酸、酪氨酸、精氨酸、牛磺酸对早产儿可能也必需; 4. 微量营养素: (1)矿物质: ①常量元素:人体含量大于体重的0.01%的各种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如钙、钠、磷、钾等; ②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很低,含量绝大多数小于人体重的0.01%,需通过食物摄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碘、锌、硒、铜、钼、铬、钴、铁、镁等,其中铁、碘、锌缺乏症是全球最主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病; (2)维生素:一般不能在体内合成(VitD、部分B属及K例外)或合成量太少,必须由食物供给;分为脂溶性(A、D、E、K)和水溶性(B、C)两大类;儿童VitA、D、C、B1是容易缺乏的维生素; (3)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 ; 5. 水: 婴儿水的需要量为150ml/(kg.d),以后每3岁减少约25ml/(kg.d); 二、婴儿喂养方法 (一)母乳喂养 1. 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丰富:人乳营养生物效价高,易被婴儿利用; (2)缓冲力小,不影响胃液酸度,利于酶发挥作用; (3)含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营养性被动免疫: ①SIgA; ②免疫活性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③乳铁蛋白:重要的非特异性防御因子,能夺走大肠杆菌、大多数需氧菌和白色念珠菌赖以生长的铁,抑制细菌生长; ④溶菌酶:破坏革兰阳性细菌胞壁,增强抗体的杀菌效能; ⑤补体及双歧因子; ⑥低聚糖:人乳所特有,可阻止细菌黏附于肠粘膜,促使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的生长; (4)经济、方便、省时、无菌、温度适宜、有利于婴儿心理健康、促进母婴感情; (5)对母亲有利:止血、加快子宫复原、避孕,乳腺癌发病率低; △注: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母乳喂养的婴儿应补充维生素D,尽早户外活动;人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鼓励乳母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K,以提高乳汁中维生素K的含量; 2. 人乳成分变化 (1)各期人乳成分:随哺乳时间的延长,蛋白质与矿物质含量逐渐减少;乳糖的含量恒定; ①初乳:孕后期与分娩4~5日以内的乳汁; 1°量少,15ml~45ml/d; 2°淡黄色,碱性,比重1.040~1.060; 3°含脂肪少而蛋白质多,含初乳小球维生素A、牛磺酸和矿物质的含量丰富 ②过渡乳:5~14日; ③成熟乳:14日以后的乳汁; (2)哺乳过程的乳汁成分变化 第一部分:脂肪低而蛋白质高,第二部分:脂肪含量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第三部分:脂肪含量最高; (3)乳量:成熟乳量可达700~1000ml;产后6 个月后泌乳量与乳汁的营养成分↓; 3. 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 4. 不宜哺乳的情况: (1)HIV和其他严重疾病时停止喂乳; (2)乳母患有急性传染病→乳汁消毒后喂乳; (3)乙型肝炎携带者并非喂乳禁忌症; (4)患有结核但无临床症状可喂乳; (二)部分母乳喂养(同时采用母乳与配方奶或兽乳喂养婴儿) 1.补授法:母乳喂养的婴儿体重增长不满意时,用配方奶或兽乳补充母乳喂养为补授法,适宜≤4~6个月的婴儿;“缺多少补多少”; 2.代授法:用配方奶或兽乳替代一次母乳量;母乳喂养婴儿至4~6 月龄时,为断离母乳开始引入配

文档评论(0)

____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