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探究白族的茶文化—三道茶 班级:五零一 组长:王雪童 组员:徐珂、郑佳 指导老师:杨君 一、背景介绍 二、研究目标 一、 二、 三、 了解白族三道茶文化。 知道三道茶分为哪三部。 了解白族人是怎么对待客人的。 一、群定课题 二、分工 三、搜集资料 四、讨论整理 五、撰写研究报告 四、研究成果展示 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 白族简介 汉称“滇僰”、“昆明蛮”,唐代称“白蛮”,或“洱河蛮”,“下方夷”,元代称“白人”或“僰人”、“民家”等,纳西族称之为“那马”。傈僳族称之为“勒墨”。其他民族对白族的称谓初步统计达六十多种。 白族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云南全省,四川南部和贵州西部.现大部份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丽江、兰坪、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以及湖南的桑植、贵州的毕节、四川的西昌、凉山等地都有分布。 白族自称“僰子”、“僰儿子”、“白尼”、“白伙”,意为僰人或白人。 三道茶 概述 三道茶,是白族待客的一种风尚,大凡宾客上门,主人一边与客人促膝谈心,一边吩咐家人忙着架火烧水。待水沸开,将一只小砂罐,置于火之上烘烤。待罐烤热后,即摄取一撮茶叶放入罐内。等罐中茶叶“啪啪”作响,色泽由绿转黄,发出焦香时,往罐中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顷,主人就将罐中翻腾的茶水倾注到小茶杯中。但杯中茶汤容量不多,白族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所以,茶汤仅半杯而已,一口即干。由于此茶是经烘烤、煮沸而成的浓汁,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进去滋味苦涩。冲好头道茶后,主人举茶敬献给客人,客人双手接茶后,通常一饮而尽。茶虽香,却也够苦,谓之“苦茶”。它寓意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就要先吃苦。” 白族三道茶的意义——一道茶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制作时,先将水烧开。再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随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啪啪作响,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立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倾,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由于这种茶经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故而谓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 白族三道茶的意义——二道茶、三道茶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 第三道茶,称之 “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白族三道茶的传说 “三道茶”的形成出于一个寓有哲理的传说。一位老木匠教徒弟多年,临出师前让徒弟去苍山伐树锯板。徒弟干了一天活口渴难熬,随手抓了把鲜树叶放入口中咀嚼,苦涩地皱眉砸舌。师傅说:“要学好手艺,不先吃苦头是不行的!”等把木板锯好,师傅给徒弟一块红糖,郑重地说:“这叫先苦后甜!待徒弟出师临别时,师傅递上一碗茶,放上蜂蜜和花椒叶,让徒弟喝下。徒弟品味道:“有苦、有甜、还有麻辣,真叫人回味。”老木匠高兴地说:“对了,一苦二甜三回味,学手艺和做人的道理都在这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