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判断方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与训练》;3、考查形式: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从答案编制上来看,测试题目出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课外”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考生未学过的,题目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有二;一是测试的知识是我们“教材”已学过的,二是我们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运用。所以,巩固好课内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是复习的关键。 4、命题分析 (1)文言实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全国所有高考语文试卷,对这一考点均作了考查; (2)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 是每套试题命题的必考项目; (3)考查形式有两种,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实词,二是融合到翻译题中。;【字音推断法】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 (“住”通“驻”)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倍”通 “背”, “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律”。) (3)昌宗从旁趣说,使速言 (“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 (4)使有司宽政,毁关(去掉关税),去禁(禁令),薄敛,已责。(《左传》) 责, 意思为___________ 责”就是“债”字,但是它在上古可用作动词,兼有讨债的意义。它之所以从贝,是因为贝表示财。《左传》昭公二十年:“使有司(主管机关)宽政,毁关,去禁废除各种,薄敛(减少田租),已责(停止讨债)。”这是“责”的本义。 (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 (6)“则仆偿前辱之责”(苏轼《教战守策》) “责”字;【代入推断法】 ;【联想推断法】;【成语对应法】;【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对称推断法】;【词性推断法】;【合作探究案】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4年湖南卷)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睦(跟着唱)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北边 高考文言文选材虽然在课外,但大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依据。考生只要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就不难准确辨析选文??的几个实词释义的正误。 【解析】“阴”在课文《登泰山记》中有“其阴,济水东流”一句,山的北面为“阴”。“和”在课文《赤壁赋》中有“倚歌而和之”一句,意思是“跟着唱、随声附和”,与选项中的“和”相同。答案解释为和睦故B错。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6年天津市) A.南迫洛阳 逼迫(迫近) B.有牧人御众之才 统治 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带领 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 美好 B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了。所以该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6年全国卷Ⅱ) A.季布匿濮阳周氏 隐瞒(躲藏) B.意季布匿其所 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迎合 如果平时熟读文言文的话,根据前后文的语意,很快就会找出答案。这四个字并不在常用120个文言实词内,却是课文中常见的。如:匿:中丞匿于溷藩以免《五人墓碑记》;相如引车避匿《廉蔺列传》。意: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蔺列传》。熟读课内文言文,读透记准,此题不难得分。A项译不通。成语“销声匿迹”中的“匿”应为“躲藏”。用在此句中恰好吻合。该句“匿”的后面省略了介词“于”,整个句子的意思为“季布隐藏在濮阳周氏家”。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7年重庆卷) A.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 担任 B.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 速疾 C.江南、浙东流亡载道 负载(充满) D.始于容隐,成于蒙蔽 包庇 语文C项中的“载”是个多义词,有“装载”“充满”“记载”等意思,这里是“充满”之义,只要联想到成语“怨声载道”,就很容易判断。故答案为C。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8四川卷) A.而郑氏数千指独完 灭亡 B.吾居长,当任罪 承担 C.宥之,立握得为左参议 宽恕 D.居一岁,入觐,卒于京 拜见 答案:A解析: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