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表现手法1 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表现手法2 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 感谢各位老师! 祝: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 初 中 课 件 初中各学科优质课件 阅读 与 欣赏 ——《再别康桥》 雨 霖 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 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 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上阕)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 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此去今年,应是 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下阕) 1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种离别的气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沉重)就是词中所说的“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 徐志摩与康桥: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新月派诗人,散文家,192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并创作诗歌。胡适尝言:“他的一生真是一种‘单纯信仰’ 。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被后人喻为“诗化了的人生”。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曾深情的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的胚胎的。”“康桥情结”贯穿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再别康桥》是最著名的一首,写于1928年11月6日。 意象与意境: 通俗的说,意象就是作者在诗歌中所描写的自然景色。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感情融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境界。情与景的结合,大致有两种:一是借景抒情;一是寓情于景。 再 别 康 桥 徐 志 摩 一 创新美 1 离别对象新(西天的云彩) 2 离别的氛围新(不伤感) 3 离别意象新(云彩 金柳 星辉) 二 意境美 1意象 天上(云彩 星辉虹) 地上(金柳 康桥) 水中(青荇 艳影 水草) 2 创境词 (轻轻 悄悄 沉默) 3 个 性 (追求自由 追求美) 空旷开阔 (空灵 寂静) 第1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依依不舍又 掺合着洒脱 1 第一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万千离愁 以“轻轻”突出告别时宁静的基调,三个“轻轻”突出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又轻轻的告别,没有一点喧哗,体现了康桥的宁静和我对它的爱。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第2至4节:直接描写了康桥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具体感受和留恋。 1 ?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1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如痴如醉 物我两忘 1 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天上虹”倒映在清泉中,二者交相辉映,康河更加美丽;而美梦“揉碎在浮藻间”,又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大约是回国几年所见所闻粉碎了他初别康桥时的理想,现在再返康桥,重新寻梦来了。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5、6节:感情的抒发进入高潮 1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缅怀起昔日畅游康河的情景:“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星辉”,在星空中“放歌”,是回忆,也是憧憬,诗人不能自已,感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