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自测题C卷---姓名----------得分.docxVIP

初三语文自测题C卷---姓名----------得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初三语文自测题C卷 姓名 得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半匹红绡一丈绫, 。 (白居易《卖炭翁》) 2.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3.复行数十步, 。 (陶渊明《桃花源记》) 4.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欲说还休, 。 (辛弃疾《丑奴儿》)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的作者是 ,刘禹锡的诗《 》就是写给他的。(2分) 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贾亭、白沙堤都是西湖的名胜。 B.第二联动静变换,诗人联想丰富。 C.第四联,描写早春之景美不胜收。 D.全诗语言绚丽,情感浓烈。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节选)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8. 对语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认为无所不诵是一般人达不到的。 B.《史记》除《项羽本纪》外篇篇精彩。 C.“破烂厨柜”比喻这些作品极为陈旧。 D.传奇恶曲是正人君子不屑的低俗之流。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语段中用了加点字“更”表明作者在否定了 之后,又进一步否定 。由此可以推知,作者的主张是 (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郑人爱鱼 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实水焉,得鱼即生之。鱼新脱网罟①之苦,惫甚,浮白而喁②。逾旦,鳍尾始摇。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麦而食③,复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之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未三日,鱼皆鳞败以死。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 【注释】①罟(gǔ):捕鱼的网。 ②喁(yó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 ③糁(sǎn)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得鱼即生之 (2)郑人掬而观之 12. 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听取有些人的话 B.郑人才后悔没有听那个劝告人的话 C.郑人开始后悔不用或不听别人的话 D.郑人才悔恨听有些人的话是错误的 13. 郑人哪些行为直接导致了“鱼皆鳞败以死”的结局?作者借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是什么?(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贪多嚼不烂 史中兴 ①古话说,贪多嚼不烂。 ?著名学者梁漱溟深谙此理。他的孙子梁钦宁接受访谈告诉我们,祖父一次一个人带四个孩子出去玩,他最小,只有四岁,最长的十一岁,下馆子吃饭,祖父给四个孩子总共只要了二两米饭。他认为,小孩得病都是吃饱了撑的。如今吃的东西好了多了,胖墩也多了,肥胖成了一种病,可证梁氏所言非虚。病从口入,你要健康,第一条就是管住你的嘴,众多医生千百遍地重复着这样的告诫。 ③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也懂得这样的告诫,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食品再丰富,不会把盘子都搬过来,一天三顿就是三顿,不会没完没了地吃,一顿二两三两,不会八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