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德克·巴莱》人物形象的文化阐释.docVIP

《赛德克·巴莱》人物形象的文化阐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赛德克?巴莱》人物形象的文化阐释   [摘要]《赛德克?巴莱》主要描绘了睿智又迂腐的硬汉莫那鲁道、被“我是谁”纠缠致死的花冈一郎和二郎、温和有人性的另类日本军警、伪“汉奸”铁木瓦利斯以及用大义诠释赛德克族群精神的女人和少年。他们传达出信仰就是一切,为了维护信仰的纯粹,阻碍信仰的任何事物都要被杀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的深刻内涵。不可否认文化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但陷于文化原教旨主义也是危险的,交流发展才是全球化时代实现文化多元的姿态。   [关键词]《赛德克?巴莱》;人物形象;文化阐释   《赛德克?巴莱》是魏德圣以台湾历史上著名的雾社事件[1]为底本拍摄的电影巨著。它以恢弘的场面制作、独特的视角观察、丰富的主题蕴涵让观众记忆深刻,无疑是一部将会被载入电影史册的作品,已有千余篇长短不等的文字对其展开评议。①然而,这些批评文字大多围绕着主题、版本、历史观、拍摄花絮等展开,对其他方面比如支撑起作品动脉与框架的人物形象的研究尚付阙如,而这部电影的人物又是如此之多,对理解影片内涵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欲对其人物形象做一文化阐释。   一、莫那鲁道:睿智又迂腐的硬汉   莫那鲁道是影片贯穿始终、着力刻画的最重要人物。影片一开始就通过激烈紧张的逐猎和残酷血腥的出草把他勇猛的一面“突兀”推出,而后又通过猎鹿、与屯巴拉社族人和少年铁木瓦力斯的相遇等进一步确立了他的“硬汉”形象。然而,他并不是一个李逵式的莽汉,而是懂得隐忍又有谋有略的智者。在被日本征服的几十年里,他偷偷购买火柴制作土炸药,在耀武扬威的日本警察面前喝醉装傻,但等到时机基本成熟却果断联络其他社群揭竿而起,最大限度利用地形与日军作战并巧妙阻断日军的进攻,这些又成就了他睿智的一面。勇猛是他作为一名赛德克族人的民族特性,睿智是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心志特点,但真正让族人、观众为之倾倒的是他如奇莱山一般坚定的精神文化信仰。即男人通过出草获得文面的成人礼,而后保护本族猎场,战死后通过彩虹桥进入祖灵之地,如若有人(不管是谁)胆敢侵犯领地,则要被猎首,猎首的多寡代表个人能力的大小。站在今天的立场,所谓的这些图腾和文化信仰显得无比野蛮,但是,在赛德克族人那里,却是那么圣洁不可侵犯,影片的叙述就是站在赛德克人的角度以同情的理解进行的。在这样的视角观照下,莫那鲁道的信仰显得愈发决绝坚定,这集中体现在几个对话场景中:与达奇斯(花冈一郎)在瀑布之前的对话,与塔道?诺干(荷戈社头目)在是否反抗日本人时的对话,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坚定信仰是一件好事,它形塑着民族的血性。如果考虑到今天中国社会信仰普遍缺失和文化的碎片化等当代危机,它的现实意义就不言而喻。然而,虽然信仰很重要,但信仰不是万能的,如果不顾发展变化了的社会实际死抠信仰不放,视信仰为惟一,也不是明智之举;虽然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但传统中也有糟粕,唯我独尊、一味排斥异族文化,难免落入夜郎自大的窠臼,当然也不是完全放弃本族文化任由异族文化同化。从这个角度来看,莫那鲁道就显得有些迂腐。所以,一方面,他有勇有谋、机智果断,尽管经历了诸多变故但内心中对本民族的精神信仰坚如磐石、纯粹如旧、无可撼动,他善于韬光养晦,既是现实斗争中的领导者也是赛德克民众心目中的灵魂领袖;另一方面,由于坚守民族的精神文化信仰不思更新却又使得他像是一个抱残守缺、阻碍社会进步的横秋之朽,这两个方面的张力把他的形象衬托得真实有力。   二、花冈*郎:“我是谁”的被害者   花冈一郎和二郎是影片着力刻画的第二类人物,他们是文化融合的探路者和牺牲品。他们身上淌着赛德克人的血,按理说应该接受本族的信仰和图腾,然而他们受的却是日本的文明教育,不仅没有民族图腾和文化信仰而且是日化秩序的坚实拥趸。这样的出身和位置使他们受到族人和日本人的双重嘲笑。在他人的嘲笑和自我的焦虑中,“我是谁”这种充满后殖民文化色彩的询问就不免而生,而且毫不客气地说,他们就死在这个问题的纠缠上。一方面,他们从心底喜欢日本式的文明生活,希望族人们忍一忍也过上这种生活,文化上是日本人;另一方面,谁也改变不了他们的肤色和族别,生理上是赛德克人。所以,当“雾社事件”发生后,矛盾的自我归属和心理斗争最终成为杀死他们的幕后元凶。他们自杀的方式却不一样,一郎是穿着和服剖腹自杀的,但用的是族刀,二郎是穿着族服上吊自杀的,与族中自杀的男女一样。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虽然日本文化作为一种文明的优势文化在不断传播和拓衍,但依然是赛德克族野蛮的土著精神信仰在起主导作用,文明并没有征服野蛮。事实上,这也是影片海报宣传的主导思想:“如果所谓的文明就是让我们卑躬屈膝,那么就让你看看野蛮的骄傲!”进一步说,说明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柱,是不可轻易输掉的。或许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