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doc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简单了解双重否定句并会变换句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有感情的朗读等方法,带领学生理解和体会肖邦的爱国情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送别时老师的叮嘱以及肖邦的情感变化,体会肖邦对祖国的热爱,了解肖邦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音乐进行不懈斗争的精神。教学时,要通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方法带领学生质疑、理解体会。 教学方法: 讲读法、讨论法、练习法、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炽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 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齐读课题 2.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深渊 雾霭 呐喊 盛满 疾驰 蜡烛   维斯瓦河 消逝 催人奋起 肺结核病 (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   雾霭:雾气。   疾驰:马车奔驰。   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亡国:国家灭亡。   消逝:消失。 肺结核病:慢性传染病,通称肺病。 3、默读课文,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指导分段。 三、精读指导 1、回答:“我”是谁?(波兰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文章哪一部分告诉了我们?(第一段) 补充介绍: 肖邦,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句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2、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 (1)交流: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2)指名读有关语句。 (3)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欧洲、波兰及俄国。 帮助理解: 瓜分:像切瓜一样地分割。 深渊:原指很深的水。文中比喻波兰人民遭受的苦难极深。(联系从书报、电影电视那里了解到的旧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时,百姓被欺凌、被压迫的悲惨遭遇来帮助理解。) 3、指导朗读。 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 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 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 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   邦:左右基本等宽。瓦:末笔是点。   驰:左窄而长,右宽而扁。亡:横要长。   催:范写。指出注意点。逝:注意笔顺。 烛:笔画安排要匀称。肺:右边末笔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波兰) 指名读第一段。 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肯定是令人难忘的。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2)交流: ①咏唱送别曲 ②老师的叮嘱 ③赠送银杯 (3)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4)交流并指导朗读。 ①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时来为他送行,肖邦事先并不知道,这从“突然”一词可以看出,而且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是老师“特地”为他谱写的。 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 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之情。 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说的话“……无论……都不要……啊”是何等恳切! 想象埃斯内尔此时的激动神情。 自由读、女生读,体会老师语气之殷切。 ③老师把祖国的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使他激动万分,实在感人。 a、引读句子。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送上祖国的泥土,深情的对肖邦说。你能明白老师的用意吗?再读老师的话。 b、指名读,分角色读老师的话及肖邦的表现。 c、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从肖邦的泪水中我们看到其实他已经理解、体会了老师的一片心意,此时的肖邦什么也没说,但从他的泪水中,他有千言万语,想一想,肖邦心里在说些什么?(小练笔) d、小练笔交流。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肖邦怎能不激动呢?指名读有关语句。 (5)朗读全段,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6)过渡: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家园,上路了。

文档评论(0)

k35w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