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牛郎织女”神话与汉代婚姻
牛郎织女神话不仅是中国古代婚姻的美谈,而且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家庭模式和礼教对人性、人情的束缚,体现了中国传统婚姻文化的鲜明特征。
一、牛郎织女神话的产生与发展
牛郎织女神话初创于先秦时代,至汉代已经有了较为生动的故事情节,汉代是牛郎织女神话的形成时期。《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有《东飞伯劳歌》古辞,有“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何时见。”《太平御览》卷六引《大象列星图》云:“黄姑者,即河鼓也,为吴音讯而然。”到了汉代,受文化整合趋势的影响,汉人将牵牛与河鼓相混合,或以牵牛代河鼓或以河鼓代牵牛,从而使两组神话合而为一。
崔寔的《四名月令》则云:“七月七,河鼓、织女二星神当会。”《四民月令》中的河鼓、织女二星神即指牛郎与织女。后来,织女的星象神话从天上来到了人间,而且“牵牛”也由原来的牛变成了人。牛郎织女传说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并赋予人世间男女的特征。西汉昆明池中立牵牛、织女石像,并以发式、服饰、表情和身形姿态以示男女之别,便是绝好的证明。[1]可以说,这是汉代牛郎织女传说中牛郎织女形象情爱化的开始。
牛郎织女神话到了汉代逐渐被生活化、世俗化、情欲化,人们以人间男女的七情六欲相比附,宣泄自己的意志。《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三年(前120),汉武帝为攻伐吴越而在上林菀(今陕西长安县)“发谪吏穿昆明池”,昆明池酷似天河,并按“左牵牛右织女”的格式,雕刻牛郎织女石像于昆明池东西两岸。雕刻者是民间工匠,民间工匠按照自己的思维和熟知雕刻塑像:牵牛像(高258厘米)位于东岸,上身微微倾侧,五官清晰,短发,脸阔眉突。右手曲肘上举,左手贴于腹前,作握僵牵牛状。身着交襟长衣,腰间束带。眺望远方的目光和紧闭的双唇,表现了人物坚毅憨厚的性格特征。织女像(228厘米)位于昆明池西岸。人物脸形圆润,辫垂脑际,身着右衽交襟长衣,双手环垂于腹前,整体为跽坐,为汉代妇女操机织布的劳动形态。这一切表明牛郎织女神话已世俗化,在汉代人心目中,他们就是普通劳动者的形象,赋予“神”以人情、人性,并将“神”世俗化,把神话中的“神”变成“人”。从塑像的形态看,牛郎织女已具备神话的条件,从而得以在民间流传。
牛郎织女神话产生于汉代,它并非汉代先民凭空“虚假意识”编造,而是以幻想的手法,超现实的叙述再现汉代社会“现实本身”。近年来,南阳、四川等地出土的汉代墓葬牛郎织女汉画像石则是有力佐证,只不过它是符号性的,但通过对符号的阐释,不难看出汉代以耕织为生活源泉的农业社会特色。故而,后人可以通过神话了解到过去人的生活,再现他们的所知、所想和所愿。把神话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二、牛郎织女神话对汉代婚姻生活的反映
婚姻是人一生中特别重要的一件大事,在古代,婚姻绝非个人的私事,它牵涉家族、社会关系,甚至政治等方面。因此婚姻礼仪实际上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多种社会关系、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内容。诸多事例都说明了这一点。[2]
(一)以才能为婚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因为一个家庭一般只有男人参与社会活动,因此一个男子的才能是一个家庭富贵和贫贱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选择婚姻的时候,男子的才能自然会特别引起关注。《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说:“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女家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清诀,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嫁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盖贤。”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考虑婚姻时,才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张耳也是靠着自己的本身的“贤”而最终结成了良缘。即便到了门第婚开始大为风行的东汉末年,选择婚姻时也特别重视男方的才能。
在汉代被世俗化了的牛郎织女传说中,牛郎、织女可望而不可即的婚姻悲剧,同样是两汉时期婚姻选择重视男方才能的反映。其实,阻隔牛郎、织女的,不是河汉,也不是当事者本人,而是由汉代婚姻关系构成过程中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所决定的。
(二)以财产为婚
财产在婚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汉代已然如此。《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少时家贫,……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陈平因为家贫,而富人不肯把女儿嫁给他。由这则事例可知当时普通人家嫁女,夫家的财产的多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入汉以后,随着门第婚的强化,不同阶层之间的结婚变得更为困难。门第婚中始终有财产的因素存在,各大豪族富人集团之间的相互通婚,更是注重财产的多寡。
(三)两汉时期嫁娶奢靡之风盛行
在西汉,婚事的举办奢靡异常。西汉蜀地巨商卓王孙给其女卓文君的随嫁物品是“僮百人,钱百万,及嫁时衣被财物”(《汉书?司马相如传》),价值约在三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