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校名师推荐…………………………………………………
PAGE
PAGE 4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本史实: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大量引种外来高产农作物;棉纺织、丝织和制瓷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生原因、表现及其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这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联系明朝对外交往的情况和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思考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4)通过阅读、思考、表述、反问等培训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先学后教,以教导学”。师生互动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2)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
(3)实物展示激趣法;
(4)引进乡土教材,以增强历史学习的亲切感和实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5~17世纪,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经济规律相符。但封建专制制度却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以致国力日衰,这说明封建制度已无法推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已经衰落了。
(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各国都向海外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其资本主义经济日趋发达,综合国力日渐强盛。同时期明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却使中国无法和他国交流,而更加落后于世界急剧发展的总趋势,种下了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而屡战屡败的恶因。所以从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历史的发展趋势看,封建专制统治已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了。
4.重点:
(1)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闭关锁国
5.难点:
明清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明清时期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的图片,让学生讲出其名称。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
原产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甘薯,自明中期经菲律宾传入中国后,先在广东、福建种植,稍后传入周边省份。18世纪中期以前主要在南方传播,清嘉庆以后,已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次,还应说明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引种推广的意义。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铃薯的产量也很高,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
2、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出示三则材料:
自元代以来,松江逐渐发展成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当时流传“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浙江嘉善魏塘镇)纱”的民谣;
“数年来,肃宁(河北肃宁)一邑,所出布匹,足当吾松(指松江)十分之一矣”。——徐光启《农政全书》
山东邹县“鬻布于邻”。——吕坤《实政录风宪约》
学生从中得到结论:说明到明代,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源
3、丝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中心:苏州、南京
(2)丝织业的规模:南京的丝织业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4、制瓷业中心:景德镇
5、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1)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学生回忆唐宋时期我国古代商业情况,以便对比了解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较前代的空前发展。)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工商业城镇兴起。(讲解《皇都积胜图》,以说明明清两代商业发展的盛况。)
(2)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
商人数量大大增多,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又一突出表现。他们拥有庞大资本,合伙经商,往往形成地域性的商业资本集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徽商、晋商”的小字,使学生了解他们的经营范围。应特别注意他们还有人投资于手工业生产,这是一种新趋向。)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最早出现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为抵制国家的领土主权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4)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闭关锁国”的措施:
(1)清初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2)清朝统一后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前阶段: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教学纲要 岳麓版精编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导学案1 新人教版精编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说课稿 新人教版精编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名师教案 川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名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学案 华东师大版精编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南方经济的发展》名师教案 川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习题2 华东师大版精编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学案 新人教版精编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政策名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名师教案 鲁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0课 建筑工程传不朽名师教案 冀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名师教案 冀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2课 明清时期的文化名师教案 冀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1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名师教案 鲁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名师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名师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九学习主题 基础知识默写背诵练习(无答案) 川教版精编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九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下) 第21课《书法与绘画》名师教案 川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