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打扫”森林》
教材分析青岛红岛中心小学 张涛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自主学习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识8个生字“殃、帚、腐、壤、翼、略、键、鲸”,认识多音字“扫”;
3、会读词语:扫帚、腐烂、土壤、栖息、捕食、繁殖、制服、机翼、惨祸、关键、枯枝烂叶、异想天开、机毁人亡、轻而易举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2、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仿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学生认识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和启发,激发学生对仿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科学家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还有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
理解“启示”;
大自然给人类哪些启示呢?
二、检查预习情况
检查生字和多音字“扫”的读音。
殃、帚、腐、壤、翼、略、键、鲸
多音字“扫”
检查词语读音。
扫帚、腐烂、土壤、栖息、捕食、繁殖、制服、机翼、惨祸、关键、
枯枝烂叶、异想天开、机毁人亡、轻而易举等。
过渡:课文由两篇的短文组成的,《“打扫”森林》和《人类的老师》,首先学习《“打扫”森林》
三、学习《“打扫”森林》
1、默读文,想想文章主要讲什么?(找书上的关键词来说)
主要讲: 从前( 德国 )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 灌木 )、( 杂草 )、( 枯枝烂叶 )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好心办 坏事 ,把森林渐渐给( 毁了 )。
2、人们怎样打扫森林?
出示:护林人工人只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把灌木统统砍光,把杂草统统除尽,连地上的枯枝烂叶也不放过。
出示:森林面貌顿时改观了:林子里又宽敞又洁净,连一根杂草也没有。
你从两个“统统、统统”、两次写到“连.....也.....”“连.....也.....”体会到什么?(表示一点儿也不剩,干干净净,打扫得很彻底)
理解“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的面目。
读出打扫得很干净的样子。
3、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森林几年后有什么变化?
出示:不想森林却从此遭了殃。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帚,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越来越少” “光秃秃”“像一把扫帚”“干枯”看出树木遭殃了)
4、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的灾难。)
(1)理解:“异想天开”想法离奇,不可能实现。想法奇怪。
(2)设问句,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了呢?(仔细阅读第5、6自然段。)
(1)出示: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中心句)
(2)出示: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把野草锄了,鸟儿飞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凶啦。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A、这四个动词,能交换位置吗?为什么?(事情发展的顺序)
B、读一读。
6、题目“打扫”为什么加上引号?(表示特殊的含义。)
打扫:加双引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扫,而是针对下文所说的“砍光”和“除尽”。
提示:①从词语的意思出发:扫除;清理。
②而森林需不需要打扫。
这里的“打扫”含有批评之意,这一“打扫”对森林有着致命的破坏。
7、学了《“打扫”森林》短文,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
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4、《“打扫”森林》、《人类的老师》 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1)共同点:告诉我们大自然的奥秘与规律。
(2)不同点:
林务官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森林受到毁灭,受到惩罚。(反面 ) 科学家发现和利用了生物自身规律,发明或改进了许多东西,造福人类。(正面 )
5、拓展延伸,
过渡:“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离散数学》课程建设自评报告.ppt VIP
- 医学分析-第八章第二节创伤病人的护理精华PPT资料.pptx VIP
- 2019.8.14 南京 毫米波雷达技术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朱尚清).pdf
- 产品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三篇.docx VIP
- (高清版)DB51∕T 990-2020 小型泵站设计规程.pdf VIP
- 2025年山东省中小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参考试题(附答案).doc VIP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我的白鸽》公开课课件.pptx VIP
- 外墙防水涂料施工方案.docx VIP
- 消防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心脏康复护理专家共识解读.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