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班级: 班 人数: 人 课次:14
教学
内容
运动上肢的主要肌群(一)
教学
目标
掌握运动上肢带的主要肌群及运动肩关节的主要肌群。
教学
重点
斜方肌、菱形肌、前锯肌、胸小肌、胸大肌、背阔肌、三角肌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措施
一、运动上肢带的主要肌群
上肢带的运动形式:肩胛骨前伸、后缩、上提、下降、上回旋、下回旋
1、使肩胛骨上提的肌群:斜方肌上部肌束、菱形肌、肩胛提肌
①斜方肌
位置与形态:项部和背上部皮下,斜方形
起点:枕外隆凸、上项线、项韧带、第7颈椎及全部胸椎棘及其棘上韧带。
止点:上、中、下三部分别止于锁骨外侧1/3处,肩胛冈、肩峰。
功能:近固定:上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下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无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向对侧回旋;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
练习方法:力量:负重侧平举、提杠铃耸肩、持哑铃扩胸等。
②菱形肌
位置与形态:斜方肌中部深层。肌束从内上向外下斜行。小菱形肌和大菱形肌。
起点: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的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菱形肌同时收缩,使脊柱胸段伸直。
练习方法:同斜方肌。
③肩胛提肌
位置与外形:位于斜方肌深层,项部两侧,为带状长肌。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下部位于斜方肌深面。
起点:第1-4颈椎横突。
止点:由内上斜向后下,止于肩胛骨上角。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肩胛骨上提、下回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并作轻度旋转;两侧同时收缩时,使颈伸。
练习方法:同斜方肌。
2、使肩胛骨下降的肌群:斜方肌下部肌束、前锯肌下部肌束、胸小肌、锁骨下肌
①斜方肌下部肌束
②前锯肌
位置与外形:胸廓外侧面,可分上、下两部分。上部肌束水平向后,下部肌束斜向后内上方。
起点:以8-9个肌齿起于上位8-9肋的外侧面。
止点:上部肌纤维止于肩胛骨内侧缘,下部肌纤维止于肩胛骨下角前面。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肩胛骨前伸(推铅球),其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远固定收缩时,上提肋骨助深吸气,
练习方法:俯卧撑、双手背握上提。
③胸小肌
位置与形态:胸大肌深层。扁面薄的三角形肌。
起点:以分散的肌齿起自第3-5肋骨和肋软骨结合处,肌纤维斜向外上方。
止点:由内下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肩胛骨喙突。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下回旋。远固定收缩时,可上提肋助深吸气。
练习方法:
④锁骨下肌
3、使肩胛骨前伸(外展)的肌群:前锯肌和胸小肌
4、使肩胛骨后缩(内收)的肌群:斜方肌中部肌束和大、小菱形肌。
5、使肩胛骨上回旋的肌群:前锯肌下部肌束和斜方肌上、下部肌束。
6、使肩胛骨下回旋的肌群:菱形肌、肩胛提肌和胸小肌。
二、运动自由上肢关节的主要肌群:1、运动肩关节的主要肌群:
①使肩关节屈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肩关节冠状轴前面 肌拉力线位置:从肩关节冠状轴前方跨越。
胸大肌:
位置与外形:胸廓前壁
起点:分为锁骨部、胸肋部、腹部三部分。分别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上位6个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
止点:肌纤维向外集中,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要使上臂屈、内收、旋内。远固定时,牵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另外,能提肋并辅助吸气。
练习方法:双杠支撑摆动臂屈伸、飞鸟。
(鞭打动作:肢体各环节依次加速制动,使末梢环节产生极大速度的动作形式。)
喙肱肌:
位置与外形:上臂上1/2前内侧。 起点:肩胛骨喙突
止点:肱骨中部内侧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屈、内收、水平屈。
练习方法:
②使肩关节伸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肩关节冠状轴后面。
背阔肌:
位置与外形: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呈扇形。
起点:以腱膜起自下位6个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中嵴、髂峭后1/3和第10-12肋骨外面。
止点:以扁形肌腱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旋内,可助肩胛骨后缩。远固定收缩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还可辅助吸气。
练习方法:单杠引体向上、爬竿等;臂上举后振,肋木压肩等。
③使肩关节外展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位于肩关节矢状轴外上方,肌拉力线从肩关节矢状轴外上方跨越。
三角肌:
位置与外形:肩部皮下,呈三角形。
起点:前部肌束起自锁骨外侧端;中部肌束起自肩峰;后部肌束起自肩胛冈。
止点: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体外侧的三角肌粗隆。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前部肌纤维使肩关节屈、旋内及水平屈;中部肌纤维使肩关节外展;后部肌纤维使肩关节伸、旋外和水平伸。三部分同时收缩,使肩关节外展。
练习方法:负重直臂侧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