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
摘 要:股权激励是现代公司的一种创新性的激励机制。它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最大程度的调动人力资源积极性,引导公司健康运转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的薪酬一直采取工资加奖金或年薪制的形式,这种短期激励方式导致国内上市公司高管长期激励严重不足。股权分置改革促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全面开展。本文旨在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试图找到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提供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股权激励;委托—代理理论;公司绩效;人力资本;股票期权
State of Equity Incentive in China Listed Companies
An Shu
(School of managemen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Shandong)
Abstract: Equity Incentive is an innovative incentives mechanism of the modern company. It has important meaning on improv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rousing the enthusiasm of human resources maximally and ledding the companies to be health .China listed company has been taken the form of such a way to encourage the employee: wages and bonuses or Annual Salary System. Short-term incentive way causes a serious shortage of long-term incentives on encouraging executives in China Listed Company. Stock Segmentation Reform promoted the carry out of incentive scheme comprehensively. This paper aims to shallow the state of equity incentive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tries to find a reasonable proposal,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equity incentive; Principal-Agent theory; company performance; human capital; stock option
一、股权激励内涵及发展背景
随着公司股权的日益分散和管理技术的日益复杂化,世界各国的大公司为了合理激励公司管理人员,创新激励方式,纷纷推行了股票期权等形式的股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Stockholders rights drive)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1]
对股权激励的研究最早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企业中才普遍采用股权激励制度。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引入股权激励制度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初衷是为了协调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弱化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代理问题。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实行、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证券市场环境的逐步成熟,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契约并不完全,很容易出现利益冲突,需要依赖经理人的“道德自律”。股东希望其投入的资本能够尽可能大的增值或其持有的股权价值最大化,而经理人则可能会通过更多的在职消费、进行超过最优规模的投资以提高其支配能力甚至侵吞股东财产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对经理人实行股权激励,让公司管理者拥有一定数量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可以促使管理者在实践中自发的强化自我约束,继而实现对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统一。
(二)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将“除了物资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外仍然存在一些经济效益的增长”的现象归功于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