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阅读中理解策略的探究
许多学生阅读理解不是很到位,常常在问题的关键处急刹车。帮助他们运用一定的理解策略加强语文阅读,提高学习质量,形成阅读能力很有必要。
1.理解文章结构的策略。
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内部构造,它相当于房屋的框架。框架牢固了,房屋才结实;文章结构合理了,才能进行有效表达。按照表达中心的需要,将具体的材料组织起来,并合理安排,才能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文章的结构包括文章的层次和线索、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这里重点谈谈如何来理解文章的层次和线索,以及怎样学会过渡。
(1) 认识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总分总结构的文章呈梭子形,它的特点是两头尖,中间突出,是最常见的表达方法。《快乐的杉树林》这篇课文,开头写“我家门外有一片杉树林,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结尾的内容和开头近乎相似:“我家门外的杉树林给我金色的童年带来无穷的欢乐。”比较开头和结尾两句句子,不难看出,它们都可以构成文章的中心句,在效果上首尾呼应。而文章的中间部分则较多笔墨地描写了杉树林一年四季的变化和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
总分总结构的表达方法条理清晰、构思简洁、容易分段,学生也便于摹仿,乐于接受。这种表达方法派生出了先总后分和先分后总的表达形式。
(2) 掌握记叙文的表达顺序
记叙文大多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组织安排材料的。也有按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来结构文章。许多文章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来表达的。有时为了强调或者突出某一片断,追述以前的事,也就是采用倒叙的表现方法。例如,《山泉流过的地方》先写了年轻女教师和下肢瘫痪的小姑娘一起摘花、谈花、戴花一事。然后回忆了女教师刚到山区时的失落和她情感的转化过程,重点回顾了她第一次看到山青的情景。通过这件事的回忆,更能体现出她的爱心和乐于奉献。它打破了顺序表达的方法,让我们通过对所追述的事,感受到年轻女教师对孩子深沉、倾心的爱,这也是理解山区人民为什么会爱上老师的原因。
学生认识到倒叙的表达方法和表达效果,也会在作文中进行大胆尝试。有时写出来的文章虽然不尽人意,但能迈出希望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值得赞赏的。鲁迅先生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学生思进的表现,我们也可以说:“地上本没有路,一个人走的次数多了,也便成了路。”
(3) 把握好文章的线索
线索像糖葫芦中间的竹签一样,把记事文中所叙的事情串连起来,有了这根签子文章就不会散架。阅读时把握好线索,把握好文章叙述的条理,有利于我们感悟人物形象,领会文章中心。
例如《智取生辰纲》一课中就有明暗两条线索,即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智取生辰纲 。两条线索并行,在黄泥冈打劫成功时交织融合。再如《中彩那天》,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父亲得到汽车时的矛盾和他归还汽车后的兴奋;我听到中奖消息后的喜悦以及对父亲送还汽车行为的理解交织起来,在文章的结尾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父亲的诚实和正直的品德跃然纸上。
这些线索既展开了故事情节,又反映出人物的变化,它们自始至终贯穿全文,把文章的各个部分和谐地统一起来。
(4) 学会自然流畅地过渡
课文里的范例就像源头活水,总是那么鲜亮,那么丰富。虽然是同一册教材,但由于体裁不同,创作的对象不同,这些过渡语也都包含着各自的特色。我们如果用心去研究它,会发现它像小小的钻石一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熠熠生辉。
如:《快乐的杉树林》中的过渡语:“天渐渐热了,酷暑难挡的盛夏来临了。”它像小河淌水一般,把时光的流逝,季节的变化顺其自然地表现出来。“四十几分钟后,地势渐趋平缓,约旦河出现在窗外。”这是《我躺在波浪上读书》中的过渡语,它按地点的转换顺序把我们的目光牵引到死海来,读这样的过渡句,感觉就像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没有跳跃,也不唐突。《张石匠拜师》里有这样一句过渡语:“张石匠看了,心里嘀咕,刻碑洗字怕是他的绝招,不行,再比一次才能见高低。”它像一座桥,把张石匠和小伙子比试的两项活儿沟通在一起,从这样的过渡语中既能看出上文所讲述的内容,又不难猜出下文该写什么。
我们在教学中要留心这些过渡语,通过正确的引导,进行有效的课堂训练,把这种语言表达基本功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在作文的十字路口踯躅、徘徊。学了这些过渡语后,我就学生参观浏河营地的作文进行了此项练习,比如从“走趣桥”这项活动怎样过渡到“荡索过河”。学生的表达也不尽相同。摘录如下:①我和同学们边走边谈论着走趣桥的惊险和刺激,不知不觉中又随着导游来到了荡索过河的活动区。②走趣桥固然有趣,荡索过河就更有趣了。③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荡索过河。④“荡索过河了!”不知谁叫了一声,我们都兴奋起来。⑤挑战极限的时机到了,我看到同学们像杂技演员一样跃过那条小沟,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抓起绳索就荡过去。
用好课文中的例子,使学生有法可循;用活课文中的例子,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 我有电子邮箱了1课件 泰山版.ppt
-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 巧设分区出效果1教案 泰山版.doc
-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册 插入影片和声音教材分析 苏科版.doc
-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册 制作课程表教案 苏科版.doc
-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册 收发电子邮件教材分析 苏科版.doc
-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 飞速发展的电脑1课件 泰山版.ppt
-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册 第20课 管理个人博客 2教案 苏科版.doc
-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册 第20课 管理个人博客 1教案 苏科版.doc
-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册 第21课 走进PowerPoint教学建议 苏科版.doc
-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册 第21课 走进PowerPoint(2)教案 苏科版.doc
最近下载
- 黄磷尾气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掺烧使用介绍.PDF VIP
- 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pptx VIP
- 碗扣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97027.doc VIP
- Boss Roland逻兰ME-90B 贝斯综合效果器[Simplified Chinese] ME-90B Reference Manual 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玩转手机银行APP.doc VIP
- 征信报告模板详细版带水印可编辑2025年9月新版.pdf VIP
- 征信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简版2024年12月最新版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征信详细版纸质个人信用报告2024年12月版可编辑带水印.pptx VIP
- 羽毛球单双打简易规则和图解.doc VIP
- 第1讲职业生涯规划概论.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