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讲义鲁教版.ppt

2019-2020年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讲义鲁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考点二 陆地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自然带垂直分布的特点 (1)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3)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 (4)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 3.影响山地雪线和林线的因素 (1)雪线的分布 (2)影响山地雪线和林线的因素 项目 影响因素 过程原理 雪线 ①纬度(温度)②山地降水③坡度、坡向④人为因素与环境变迁等 ①纬度越低(高),0 ℃温度出现高度越大(小),雪线越高(低)。②同座高山湿润气流迎风坡固态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③坡度大,冰雪重力作用强,不利于冰雪储存,雪线高。④人为因素与环境变迁通过影响气温、降水影响雪线高度变化 林线 ①纬度 ②坡向 ③海陆位置、大气环流中的位置 ④风、土壤状况等 ①纬度越低(高),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少),热量越充足(缺乏),山地林线分布越高(低)。②一般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阴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③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④一般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⑤同纬度相比,沿海(内陆)地区降水丰富(不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低)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解析 第(1)题,该山地位于四川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山地基带带谱与所在纬度带谱一致,所以甲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常绿阔叶林。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山地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为森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植被带为荒漠草原带。所以,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答案 (1)B (2)A 理解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两个关键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②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 ③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因素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 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考法一 山地磷积累量的垂直分异 1.(2016·新课标全国Ⅰ,10~11)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解析 第(1)题,图中磷的累积量在4 000米到4 500米处最大,结合该山地理位置,该高度植被最可能是高山草甸带。故选A项。第(2)题,由图可知,2 000米到3 000米处,磷的累积量相对较少;相对磷高累积区,海拔低,气温高,不利于累积,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磷的累积量与生物生产量有直接关系,B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土壤含水量高,有利于磷的积累,所以C项正确;地表径流量小,有利于磷的积累,所以D项错误。 答案 (1)A (2)C 考法二 山地植被特征分析 2.[(2017·江苏地理,27(3),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知考纲 明考情 理线索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人类活动 以区域图、地理事物分布图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查频度较高。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也有考查 ? 一、陆地自然带 1.成因 热量 水热状况 海陆位置 2.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