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评热病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掌握阴阳交的概念、预后、临床意义及对后世温病学的影响。 2、理解风厥的概念、治法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劳风、风水的概念、治则、预后及临床意义。 4、理解“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发病学中的意义。 【原文串讲】 黃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脉象躁动急速),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歧伯對曰:病名陰陽交(阳,指阳热邪气。阴,指阴精正气。交,交争。阴阳交指阳热邪气入于阴分,邪正交结而不解,阴精正气不能制伏阳热邪气的一种危重证候),交者死也。帝曰:願聞其說。歧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榖,榖生於精(于,衬词。谷生于精,即谷生精 ),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通裨,补助、补充、补益的意思)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指汗出复热而不能食、脉躁盛、狂言三症),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译文】黄帝问道:温热病患者在汗出之后,一般应该热退身凉,脉象平静,但有些患温热病的人,出汗之后热度稍减,很快身体又开始发热,脉象躁动疾速,病情并不因为汗出而减退,甚至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不能进食等症状,这叫什么病?岐伯回答说:这种病叫“阴阳交”。阴阳交是一种死症。 黄帝说:我想听你说说它的道理。岐伯说:人体汗液的来源是饮食物,饮食物进入胃中,经消化转变成精气,汗液就是由这些精气转化来的。精气有抵抗病邪侵袭的作用。在阴阳交这种病的过程中,人体的精气和外来的病邪在骨肉之间互相抗争,假如是汗出病情解除,即就说明病人的精气战胜了病邪,这时病人应该有食欲吃东西,不再发热。如果病人再次发热,那就是病邪仍然存在人体内,卷土重来。 如上所说,病人出汗是人体精气抗御病邪的结果,现在汗出后很快又发热则表示病邪战胜了人体的精气。又加上不能进食,人体的精气就失去了补充来源,精气越来越衰弱,病邪停留于人体久不退去,那样,病人的寿命就危在旦夕了。在《灵枢·热病篇》中已经说过:出汗后脉象仍然大躁动不安的病人,难免死亡。现在所说的阴阳交这种病,脉象并不因为出汗后有所好转,这是精气不能战胜病邪,死亡的征象已经很明显了。而胡言乱语是神志失常的缘故,在温热病中见到神志失常也是死亡的征象。现在见到三种死亡的征象,而看不到一点点生机,所以,虽然在出汗后见到热度稍有下降,似乎是好转的迹象,但最后仍然免不了要死亡。 汗出复热、不能食、狂言、脉燥疾 病案举例(阴阳交) 病热,汗出复热,而不少为身凉,此非亥疟,狂言失志,《经》所谓阴阳交,即是病也。交者,阴交于外,阳陷于内耳,此属棘手证。人参、生地、天冬。 (《宋元明清名医类案· 叶天士医案》) 1.热病过程中邪正消长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随汗泄,正胜邪却,预后良好; 若汗出辄复高热--邪不为汗衰,蕴留体内 邪热内逼,阴精耗伤--脉搏躁疾 预后不良 热伤心神--狂言失志 胃气衰败则不能食,呈现一派正衰邪胜之候 热病过程中,正气(精气)与邪气双方的力量对比是疾 病进退、预后吉凶的关键所在。 2.指导着中医温热病学的发展 “有病温者,汗出复热,脉躁疾”对后世关于外感病的传经理论有深远影响。 《伤寒论》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阳热邪气唯借阴精正气以制胜——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治温病宜刻刻顾其津液”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热病以救阴为先,以救阴为泻热之要” 3.为后世外感热病的伤寒和温病提供了鉴别依据。 “温病热留立倾”与“热虽甚不死” (《热论》) 3、为什么重视汗? 从出汗热退与否可辨正气强弱: 汗出热退脉静 正盛 预后好 汗出辄复热 脉躁盛 邪盛 预后差 汗代表精气正气。 4.热病中要注意保护胃气。 5.热病中要注意保护津液. 温病治疗: 【原文串讲】 帝曰:有病身熱,汗出煩滿,煩滿不為汗解,此為何病?歧伯曰: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气逆,这里指肾气上逆)也。病名曰風厥(指太阳受风,精亏不足,传入少阴,少阴虚火上逆而发热汗出,烦闷不除的病证)。帝曰:願卒聞之。歧伯曰:巨陽(指太阳膀胱经 )主氣,故先受邪,少陰與其為表裏也,得熱則上從之(指少阴虚热随从太阳之气上逆),從之則厥也。帝曰:治之柰何?歧伯曰:表裏剌之(指刺法当泻太阳,补少阴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