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9古代文化常识练习试题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9.以下关于古代的宗法礼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祖:古代践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为别人设宴送别。 B.封禅:古代统治者不仅重视祭宗庙,也重视祭天地山川。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去举行。泰山高,离天近,所以要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的仪式,以报答天之功,叫”禅”。然后再到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梁父山上举行祭地的仪式,以报达地之功,叫”封”。 C.斋戒:旧时祭祀鬼神时,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如:不喝酒、不吃荤、不妄行动、不狂言戏笑等),以示虔诚。 D.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 29. B泰山高,离天近,所以要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的仪式,以报答天之功,叫”封”。然后再到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梁父山上举行祭地的仪式,以报达地之功,叫”禅”。 * 30.、以下关于古代的宗法礼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殓:给尸体穿衣下棺。也叫”入殓”。殡:古代指殓而未葬。后世把送灵柩到埋葬的地方叫”出殡””送殡”。 B.旧时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叫”墓志”;立在墓旁,刻载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石碑叫”墓表”。 C.七七: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为祭祀日,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 D.庐冢:也作”庐墓”。古时指为父母或师长而修的坟墓。庐,房屋;冢,坟墓。 30.D庐冢: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庐,房屋;冢,坟墓。 * 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坐是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坐席有讲究,所谓“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坐席时要尽量把身体靠后坐一点,以表示谦虚恭敬。 B.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即行礼叩头。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素拜。此外还有稽首、顿首、空首等。 C.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 D.执手是表示亲昵的行礼方式,和现在的握手相似。如《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1.B 拜礼中最重的是稽首。 * 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 B.古时车座分左中右,一般车座以右为尊。 C.秦汉以前,朝堂及官位多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D.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为“闾左”,贬官称“左迁”。 32.B 车座以左为尊。 * 3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士是商周时期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春秋以后“士”又成了武士、文士的称谓,在以后便逐渐成了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了。 B.小人是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下的人。另外,小人又是旧时地位低的人对上自称的谦称。 C.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贵族阶层的称呼。 D.百姓是古代奴隶社会对贵族的总称。 33.C 黔首是秦朝对平民的贱称。 * 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古人讳言“钱”字,所以把请人作诗作画的酬劳钱物称为“润笔”,两汉将买官叫做“铜臭”。 B.避讳主要分两类:一是国讳,二是家讳。 C.古人讳言“死”,如西归,仙游,升天,入土,出恭。 D.《赤壁之战》中“权起更衣,素追于宇内。”“更衣”讳言上厕所的说法。 34.C 出恭是讳言上厕所的说法。 * 35. 以下关于古代的服饰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时只有王公贵人等有身份的人才能着冠,百姓只能用巾包头。巾又称梢头、幅巾、巾幘。唐朝时称幞头,后加了衬垫发展成硬质的“乌纱帽”。 B 古人穿衣称“上衣下裳”,“襦”“袍”属于上衣,“裙”“裤”属于下裳。 C 古人的鞋,又称屦、履,分革、丝、麻、草四种。革履、丝鞋是有钱人才能穿的。 D古代的袴只有两个裤筒,没有裆。裈(裩)是大裤衩。煞风景的行为“花上晒裩”,就是指在花上晒裤衩。 35.B “袍”和“裙”是不分衣和裳的。 * 36. 下列关于官员服饰说法错误的是( ) A 古代文武百官分九品,文官官服上绣的纹饰皆为鸟,武官官服皆为兽。 B唐宋时期,紫、朱、绿、青四色,只有士人以上才能穿。白色庶人可以穿。 C 布衣、褐衣、緼袍是寒士庶人的装束。“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D 环、玦、容臭都是古人所配的玉饰。《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6.D 容臭是香囊。 * 37. 下列关于古代器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鼎、镬、鬲(lì)、甑(zèng)、釜都是古代煮或蒸东西的器具。豆、笾、箪都是盛东西的的器具。 B 尊(也作樽)、壶、觞、觥等都是盛酒的器具,“箪食壶浆”、“一樽还酹江月”“觥筹交错”提到的就是酒器。 C 榻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