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务犯罪.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防职务犯罪 课程第 5 讲教案 授课时数 4 累计时数 18 章节名称 第五章 课 题 职务犯罪的预防 目 的 与 要 求 使学员了解我国历史上职务犯罪的情况及预防措施,借鉴其他国家预防职务犯罪的先进经验,构建我国预防职务犯罪体系,结合学员专业实际,使学员能够学会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重 点 与 难 点 我国现阶段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 授课方式 讲授、讨论 教学录相 教 具 板书、多媒体 课外作业 1、你对预防职务犯罪有何建议和意见? 教学 环节 教 学 程 序 时间分配 (分钟) 设 计 意 图 导 入 新 课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代预防职务犯罪的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了解国外及我国现阶段职务犯罪预防的措施。 约5分钟 通过讲解古代及国外职务犯罪的现状及预防,使学员产生好奇感 新 课 学 习 1、古代预防职务犯罪措施 2、国外预防职务犯罪措施 3、现阶段职务犯罪预防的措施 约50分钟 约50分钟 约70分钟 课 内 练 习 归 纳 总 结 先由学生进行小结,再由教师将本节知识形成完整体系,明确重点、难点。 约5分钟 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清晰思路,进一步掌握。 课 后 思 考 1、你对预防职务犯罪有何建议和意见? 教 学 后 记 预防职务犯罪教案(教学讲义部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代预防职务犯罪的方法。 一、严刑峻法,惩罚贪官污吏   尧舜时期的社会组织是一种松散的部落联盟,即我国原始社会中行将崩溃瓦解的父系社会晚期。其时生产力相对提高,产品有了剩余,占有剩余产品的私有制已逐步形成。为了维护这一制度,国家机器的胚胎开始形成,氏族中的贵族阶层联合起来,设立百官,统称为“百姓”。《尚书·尧典》上有“平章百姓”的记载,含义就是“处理百官事务”,同时还记载制订了“五刑”。尧让舜做自己的辅佐大臣,舜修订并放宽了“五刑”,用流放代替死刑,同时在“五刑”中确立“官刑”,说明当时对官员有了专门的约束,不服从“官刑”,就要受处罚。怎么处罚?《尚书·尧典》记载说:鞭作官刑。不用解释大家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不外是打屁股罢了。   舜为帝时,也处置了一个贪官,名叫伯封。《左传·昭公二十八年》里这样描述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餍,忿类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伯封贪得像猪。   禹建夏,由法官皋陶作《禹刑》,也叫《夏刑》,里面仍有惩贪条例。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向处罚贪官羊舌鲋时,援用的就是夏刑,说:“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请从之。”最后叔向是这样给羊舌鲋定罪的:贪以败官为墨,羊舌鲋被论“墨”罪,杀,弃尸于市。   商朝初建,继承古代“鞭作官刑”,制定《官刑》。《尚书·伊训》载:制官刑,儆于有位……敢有殉于货色,桓于游败……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这话译作今文很有意思,其苦口婆心与今天的某些个反贪舆论颇为相仿,有连哄带吓的味道:贪财,贪色,贪出国游玩,身为官者,占其一,就把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给毁了!   盘庚是最注重反贪的一位人民领袖,《尚书·盘庚》载有盘庚的一段话,意思是:我不任用贪财之人,那些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能让人民安居乐业的官员,我将按贡献的大小依次任用。   周穆王时期,吕侯制《吕刑》,内有“五刑”、“五罚”、“五过”、“五疵”。“五疵”里就有两条有关贪污的,一是“唯货”,一是“唯赇”。“赇”也是贪,因为“赇”字可以理解为“求贝”,当然“赇”也可能是早期的贿赂,因为“赇”字也可以理解为“以贝相求”。   春秋时期,贪污泛滥,上梁不正下梁歪。周王任用贪官,各诸侯国君也以身作“贼”,带头贪污,下面小官小吏竞相效尤,贪风甚炽。《诗经》里的名篇,如《硕鼠》、《伐檀》等,皆有刺贪之意,约等于现在的民谣,一句话:反贪不力,民谣即兴,古今一理。 战国时期李悝制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中《杂法》规定的六禁之一金禁就是惩罚受贿行为的规定。秦朝时期法家思想得以贯彻,法家较早意识到官吏腐败对国家的严重危害,秦朝的法律就规定了任人不善、玩忽职守和贪赃枉法等罪名。 汉代开始惩治官吏在经济方面的职务犯罪,有两条刑律:主守盗,受赇。前者是指利用职务盗窃国家物资,后者是惩治官吏枉法受贿行为。从行政制度上,汉文帝规定“官吏以饮食免”,相当于现在中央政府禁止大吃大喝之类的红头文件,用意相同。汉文帝的规定中有一条相当严格:上级官吏吃下级官吏一顿饭,免!而汉元帝时则有规定: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意味着贪官一旦事发,政治生命从此结束,尚没有出现如今易地为官的变通之法。到了东汉时,规定更为严酷:赃官子孙,三代不得为官。西汉时期惩治贪污贿赂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特别是制定了独立的监察法规,在处理贪污腐败案件时也基本上是以监察法规为主要依据。主要规定有:第一,官员不胜任者要被免职。第二详细规定了失职渎职行为。不仅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