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荒岛余生 哈尔滨市第116中学 于 涌 一、教材分析 《荒岛余生》一文编写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该单元以探险为主题。本文节选自世界名著《鲁滨孙漂流记》,课文节选的部分,并没有过多的故事情节,而主要是写鲁滨孙初陷荒岛时由于孤独绝望而产生的内心矛盾,进而理智地战胜困难的心理变化的历程。这篇课文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而从小说的角度来看,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也是值得引导学生关注的。学习本文可以结合整部名著的阅读来进行,教学时可以参照书后的名著导读来进行。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经历了指读、出声读等独立朗读的方式后,应掌握快速默读的方法,通过反复训练,在熟练掌握快速默读方法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针对课文故事情节简单,注重心理变化历程描写的特点,可以结合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上的畏难情绪,给学生的精神领域注入一剂战胜困难的良药。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②了解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②、学生通过快速默读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使学生敢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明确在逆境中要主动发掘有利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实施自我救助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学习通过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方法。 ②、初步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 挖掘主题,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会生存。 3、教学方法 启发点拨,以读带讲,以读促悟,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真正实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使学生真正深入文本,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意图。 4、学法指导 悉心深入文本,抓住关键词句领会文章表达的内容。从主人公的美好品质中,找到自己前行途中的明确方向。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生在世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时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在困难面前,我们是知难而退呢,还是迎难而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国著名作家笛福的小说《荒岛余生》,看看主人公鲁滨孙在被困荒岛时是如何面对困难并顽强生活的。 首先,让我们走近作家,走进作品。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揭示主旨的语句。 第11段末句:“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鲁滨孙是怎样产生这种认识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鲁滨孙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的心态变化历程。 (三)研读赏思: 一.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同学们边听读边勾画出表明鲁滨孙初到荒岛时心情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此时的鲁滨孙内心充满了伤心、绝望、孤独、沮丧,他的这种心情后来是怎样得到改善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3两段。 1、文中第2段的“另一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理智。 2、鲁滨孙运用这“另一种力量”思考的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当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所包含的好事,同时也应当考虑到更坏的情况。” 3、具体指出鲁滨孙考虑到了他此时具备的哪些“好事”。 ①、同船的11人只有他一人在海难中活了下来。 ②、他有充足的必需品及工具以保证生存。 至此,鲁滨孙通过理智的思考,解决了他到荒岛后的第一个难题——是否要生存下去的问题。让我们看看,接下来,他开始了怎样的生活? 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9段,列举出,他为了维持并改善自己的生活,做了哪些事? 计算时间、收集小物件、打造木栅栏围墙、觅食。 1、他在与世隔绝的荒岛上为什么还要计算时间? 用文明社会的方式让自己存在于时间之中,清楚地了解自己是怎样活着的,表明他充满了活下去的信心。 2、鲁滨孙历次从船上搬运物品的过程中,收集了哪些物品? ①、笔、墨水、纸;②、船主、大副、炮手和木匠的几包东西;③、三四个罗盘,一些数学仪器、日规,望远镜,地图,航海书籍之类;④、三本很好的《圣经》;⑤、几本葡萄牙书籍、两三本祈祷书和几本别的书籍;⑥一条狗和两只猫。 3、鲁滨孙是如何评价他所收集的物品的,收集的目的是什么? “价值不大而用处却不小”;表明鲁滨孙不但要活下去,而且要细致地活下去。 4、他还缺少哪些物品? 墨水、工具、针线等。 5、在众多物品中鲁滨孙觉得哪一样最重要?为什么? 墨水。作为文明社会的人的必须品,为后文写日记做铺垫。 6、文中是怎样突出打造栅栏围墙的艰辛的? 强调耗时之长。“一年整”、“很长久的时间”、“两天”、“第三天”。 7、既然造栅栏如此艰

文档评论(0)

youngyu03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