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自然 弃绝功利.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德性自然弃绝功利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臆解】   德行高的人,内心深处完全没有德的概念,总是自自然然地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丝毫功利之心,因此其行为处处与德相合;德行低的人,其行事总是唯恐失德,希望人们都看得到他的德行,这实际上是没有德行。德行高的人,效法大道守静,不求有所作为,因而能自然处世行事,不求名利,不为达成某种目的而作为;德行低的人,总想着有所作为,因而总是抱着某种目的,借着某种理由去作为。最有仁爱之心的人,其举动也不要什么名义理由,不求达成某种世俗的目的;有正义感的人,出于义理而行事,其举动目的明确,总是要批判某一方面,而肯定另外的一方面。最讲礼节的人,总是用世俗的繁文缛节去要求约束他人,却没有多少人能响应,并完全按要求去做,于是忿怒油然而生,捋起手臂进行指责。所以说,天下丧失了大道以后人们就开始提倡德,德丧失以后人们就开始倡导仁,仁丧失以后人们就开始推崇义,义丧失了以后人们就退而求礼。礼是忠信衰薄的象征,是世间所有邪乱产生的根源;前人所称道的仁义礼,都不过是道的华丽外衣,实则是使人愚妄的起始。所以,大丈夫处世,总是保有自然敦朴的本性,而不讲究那些虚礼;以忠信为本,不尚虚言。能做到去彼华薄,而取此厚实,那就近于道了。   【评说】   所谓“上德不德”,可以参照庄子《田子方》里的一段话:“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夫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比如我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只因为对方是老人或孩子,而没有想过这是做什么好事,这便是德。就好比那个佛教经典故事,背妇女过河的和尚,内心没有对方的女性身份。而那种总是很在意德行的人,即便是德行真的很高,也还是没有达到化德为自然的境界,更不用说那些把道德挂在嘴上,甚而有时也表现在行动之上,而其行为动机却是为达到某种不能公开宣告于人的目的者。因为主张德性自然,没有世俗的目的与动机,所以老子反对世俗的学识,并视之为“愚之始”,庄子亦持是论,认为“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知识不过是“古人之糟魄”而已。这当然是过于偏激之辞,但其中亦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人们学习知识,最终的目的不也是为了生活得更快乐么?可有多少现代人以求知为乐?有多少现代人因为拥有知识而拥有了快乐?很多的知识者,比如屈原,比如鲁迅,不就因为有了知识和思想而更痛苦么?很多的发明创造,比如原子弹等各种武器,比如三聚氢氨和瘦肉精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不就遗害无穷么?至于“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一句,我们只需看那些持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与民众,是如何为了维护自己的所谓信仰而战争流血,便可知老子言之不谬。很多人也很难理解“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一句。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最高统治者总强调臣民要守礼?还不是为了借尊卑之序而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可以这样说,世人原本无尊卑之别,因而天下太平,无争无夺。而自从有了礼,也就分出了贵贱。既然有贵贱之分,谁不愿意成为尊贵者?有能力者谁甘愿居于人下?于是便有了为权位而展开的纷争,于是礼就成了天下祸乱之根。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故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瑑瑑如玉,珞珞如石。   【臆解】   天地初始之时,万物得道之精气而各显自然本性:苍天清朗,大地宁静,诸神灵验,山谷盈满,万物生发,侯王依道而行成为天下人的榜样。万物达成各自的本性,都是由于道之精气使然。如失道之精气,那么苍天不能清朗,将恐分裂;大地不得宁静,将恐震怒;诸神不能灵验,将恐虚歇;山谷无法盈满,将恐枯竭;万物无由生发,将恐灭亡;侯王不能保持尊贵的地位,将恐被推翻。所以说,尊贵以卑贱为根本,崇高以低下为基础。因此,侯王对人自称为孤、寡、不榖,这不正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这样么?所以说,获得太多反而容易失去,不要想着如雕琢精美的玉石为人所贵,宁可做坚硬的顽石,不引人注目而平静长久。   【评说】   关于“一”,《说文》解释为:“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诠言》注释道:“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