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保险形态的分类 第一节 保险形态分类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节 保险形态分类的标准 第三节 保险业务的种类 第一节 保险形态分类的意义与方法 一、保险形态分类的意义 如果说,保险的定义让我们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了解了保险的内容,保险的本质与职能的分析,揭示了保险的内涵,使人们知道了保险所反映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保险形态分类的分析则是为了阐明保险的外延,探讨保险关系的表现及其具体内容。 一、保险形态分类的意义 具体地说,保险形态分类的意义在于: 首先,通过保险形态的分类分析,可以确定保险学的研究范围,了解保险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 其次,保险形态的分类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弄清保险各种类别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改进保险经营方式,加强保险经营管理,建立健全与保险形态相适应的保险法规和制度,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保险形态的分类分析可以增进社会公众对保险的全面了解,以便根据各自生产和生活的风险管理的需要,选择适用与其需要相适应的保险种类。 二、保险形态分类的方法 (一)法定分类法 它是基于各国的法律规定的分类。其目的在于国家对保险业进行宏观管理。 (二)理论分类法 它主要基于对保险的总体特征的把握,以及对保险运动规律的探求进行的分类。 (三)实用分类法 该分类法是基于保险公司的经营目的,通过对业务的划归而更好地调整自身的经营,以适应保险需求市场。 二、保险形态分类的方法 不论采用何种分类方法,都要遵循一定的分类原则,包括: 第一,保险形态的分类要体现保险合同的内容。 第二,保险形态的分类要与本国的法律规范和经济统计口径相一致。 第三,保险形态的分类要在遵循本国保险业界习惯,突出国别保险特点的基础上,注重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现行标准相互衔接,以便在保险经营管理、会计核算、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比较与借鉴。 第二节 保险形态分类的标准 一、从保险经营的角度 (一)以保险的经营主体为标准 (二)以保险的经营性质为标准 二、从保险技术的角度 (一)以精算技术为标准 以精算技术为标准进行划分,保险形态有:寿险和非寿险。 (二)以风险转嫁方式为标准 以风险转嫁方式为标准,保险形态有:足额保险、不足额保险和超额保险。 二、从保险技术的角度 (三)以业务承保方式为标准 以保险业务的承保方式为标准,保险的形态有:原保险、再保险、复合保险、重复保险和共同保险。 (四)以给付方式为标准 以保险给付的方式为标准,保险的形态有:定值保险与损失保险,定额保险与利益保险,现金保险与实物保险。 三、从保险政策的角度 以保险政策为标准,保险形态可以有:自愿保险和法定保险;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普通保险与政策保险。 四、从法律规范的角度 以法律规定为标准,保险形态有: (一)中国: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二)西欧诸国:损失保险与人身保险 (三)日本:损害保险与人寿保险 (四)美国:财产、意外保险与人寿健康保险 五、从经济关系因素 (一)财产保险与个人保险 (二)团体保险与个人保险 (三)收入保险、财产保险与费用保险 第三节 保险业务的种类 中国保险公司知多少 截止到2012年底,保险控股集团公司8个,财产保险公司58家(国内37家,国外21家),寿险公司47家(国内22家,国外25家)。 截至2013年2月底,保险行业资产总额逼近7.5万亿元,达到74051亿元,同比增长了19.6%,高增长态势依旧。 * 民营保险 公营保险 保险 个人保险 合作保险 公司保险 劳合社 1、相互保险 2、合作保险 3、交互合作保险 1、合资公司保险 2、股份公司保险 3、相互公司保险 政府保险 国有保险公司保险 1、地方自治团体保险 2、国家保险 保险 营利性质的保险 非营利性质的保险 公司保险 个人保险 1、政府保险 2、社会保险 1、相互保险 2、交互保险 3、合作保险 保险业务 财产保险 人身保险 责任保险 信用保证保险 1、火灾保险2、海上保险 3、汽车保险4、航空保险 5、工程保险 6、利润损失保险 7、农业保险 1、人寿保险 2、意外伤害保险 3、健康保险 1、公众责任保险 2、产品责任保险 3、雇主责任保险 4、职业责任保险 1、信用保险 2、保证保险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