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约思维”转变为“契约思维”-你“随时可以离开”.docxVIP

从“合约思维”转变为“契约思维”-你“随时可以离开”.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合约思维”转变为“契约思维”,你“随时可以离开” /?01?/人生第一次“被裁员” 我大学毕业第一年,去了家广告公司做设计,老板是个台湾人。 彼时自媒体尚未普及,流量贵如油,大马路上也见不到几个网红。 但凡你拽着一口台湾腔或广东腔,再加上ppt搞得炫,就会在创意圈格外吃香。 记得刚入职那天,老板把我叫到办公室,笑嘻嘻地看着我说:“好好干,把这里当成家,相信公司不会亏待你的。” 自打那天起,我便拿着绵薄的工资,倾注所有热情拼死拼活地工作,经常为了一个提案三天两宿不合眼,甚至索性拿着铺盖卷睡在公司地板上,只为捍卫好自己的家。 后来有一次,我长水痘发烧四十多度,不得不请假回家卧床休息。 不巧的是,当时我手上恰好有个提案,需要在十日内竞标。于是我跟老板承诺,即使在家也绝不耽误工作,竞标那日我一定携方案到场。 眨眼间,十天过去了。那该死的水痘依然赖着没走,我拖着虚弱的身体和染满汗水的方案赶往竞标现场。 到了客户公司楼下,我远远就看到了老板熟悉的背影。于是,我就像掉队的士兵找到了组织般大步地跑上前去,满怀欣喜地想给老板个惊喜。 万万没想到,老板看到我一脸诧异,不但没有嘘寒问暖,反而说了一句:“你怎么来了?先回去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事后我才知道,原来在我生病前,老板早已在寻找更适合的人才。之所以一直没提,是因为留我这样一个既能干所有杂货、价格又便宜的菜鸟,简直不能再“划算”了。 经过一周的深思熟虑,我向老板提出了辞呈。离职时,老板拖欠了我两个月工资,总计2600块。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临走之前,老板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这里就是你的家,没事多回来看看。” /?0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眨眼的时间,如今我已创业8年。 回顾当初,我想对曾经的老板说两个字:谢谢。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让我真正领悟到了,什么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比如这些年来,无论打工还是创业,我始终都会问自己几个问题: 眼前这家公司什么时候会破产? 假如这个行业衰落了,怎么办? 我的工作是否会被轻易取代? 离开了现在的岗位,靠什么存活? 这种思维方式,迫使我每天都有一丝焦虑缠身。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无异于自讨烦恼。 可事实上,危机其实每天都在上演,只不过绝大多数躲在防空洞里的人,压根儿看不见炮火。 譬如6年前,我曾参与了一家新创公司的组建。老板是个富二代,本身不差钱,更何况有一家知名VC表示愿意跟进。 这家公司当时选择的业务正值风口。所以,快,则成为了这家公司获取成功的唯一砝码。 于是,从搭班子、订战略,再到建团队、跑数据...前前后后不到半年,这家公司便从不足20人的规模,发展为200余人,每个月单运营成本就要三四百万。 然而,只有我和少数几个人知道,彼时公司连一毛钱进账都没有。 就在这样一片繁荣的景象下,甚至有高管向老板提出,应该给每个员工发一两百元的经费,用来购置自己喜爱的装饰,为的是把公司打造成每个人理想中的“家”。 可不幸的是,没过多久,那家原本已签订了投资协议的VC反悔了,理由是他们之前投资的另一家同样赛道的公司数据造假,马上就要破产了。 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了投资,公司帐上的钱最多够撑两个月。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精简业务,并砍掉一半的人员。 很显然,这家公司的确这么做了。但我猜很多人至今也不知道,自己当初为什么被裁。甚至有的人在被告之裁员的时候,自愿只拿一般的工资,因为再找一份工作实在太难了。 只可惜,对于公司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而言,一半的工资也是钱。 看完上述的故事,也许有人会说:公司垮了,多半的错误在老板,最倒霉的是还要员工背锅。 这就好比一个人看到海上起了风浪,就想当然把责任归咎于风,因为“无风不起浪”。 然而,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海水在一天内有规律的涨落(潮汐),背后是因为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 风,不过是表面认知,而深层的原因是在千里之外的月亮。 正如任何公司都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而人员的优胜劣汰本就是常态。好比曾经的首富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换个角度来看,中国每天有一万家新创业公司诞生,其中90%会在18个月内关闭。身为老板,哪个不是刀架在脖子上蹦高。 因此,任何公司裁员你都不必意外,“断臂求生”不过是企业回归常态。 /?03?/“温水里的青蛙” 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春节刚刚结束,便有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消息自网络上传来。 对于很多职场人而言,他们或主动或被动,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所裹挟。可事实上,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其实早已在不动声色中破土萌发。 身处这个时代,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企业存续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个人在一家企业的职业生涯也越来越短。 记得之前我做咨询的时候,客户通常要求做5至10年的战略规划。而现如今,能够拿得出3年清晰战略的企业,已经不多了。至于5年和10年后,企业是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