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电作业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带电作业基础知识讲座 主讲:樊则昌 2011年4月21日 昆明 一、带电作业发展的几个重要时点 二、带电作业的特点分析 三、带电作业原理和基本方法 四、常用绝缘材料 五、带电作业力的估算及受力分析(取证用) 六、带电作业工器具及作业人员安全防护 七、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八、作业项目分析及作业案例分析 九、要点解答 主要内容 (一)国外 1.美国,1923年以木质操作棒采用地电位作业法在34kV配电线路上首次成功带电作业 。 1960年, “等电位”作业法在美国问世,1978年后广泛推开,现能在765kV及以下广泛开展。 2.日本, 起步于1940年,主要以引进美国技术为主,1962年开始在220kV线路上作业,1972年拓展到500kV线路,带电水冲洗装置和方法处世界领先水平。 3.前苏联,起步于1950年,1955年在35~110kV线路上成功带电作业,目前在1150kV特高压线路上开展过带电作业的唯一国家。 4.欧洲国家,法国起步于1960,德国起步于1971。 (二)国内 1.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5月12日(创始日)鞍山电业局研制出第一套3.3-6.6kV带电作业工具,并首次在3.3kV配电线路上带电更换横担和瓷瓶。 2.1957年10月,东北电业局研制出第一套220kV线路带电作业工具,并成功应用。 3.1958年,首次在22kV线路上等电位作业和修补导线。、 4.1970-1980,带电作业扩展至500kV线路。 5.20世纪80年代,进入带电作业小高潮。从科研、机构、机制、规程、标准、制度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 6.近10年,再次进入推广实施高潮。各网、省公司广泛开展带电作业,举办作业比武竞赛,不断参加国际有关学术活动和引进带电作业先进技术,,使我国带电作业安全技术达到了国际新水平。 一、带电作业发展的发展概况(几个重要时点) (一)优点 (1)能保证可靠地、连续地向用户供电。 停电检修会降低供电线路的可靠性,造成供电不足;断开系统间的联络线,还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不停电检修就能保证系统最佳工况和保证发电机在经济工况下运行(500kV 线路停电,在很多情况下要减少发电机的发电量,这将增加发电的煤耗指标)。 (2)能及时消除线路缺陷,架空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供电检修线路在很多情况下受到限制,这将使线路的小缺陷由于不能及时处理而发展,引起线路故障停电,这种情况下的对国民经济的损失是很大的。 (3)能减少电能损耗。 在配网中,由于断开线路将使最佳配电形式发生变化,如通过环网等远距离送电,这将增大线路的损耗,因此带电作业可降低电网的电能损失。由于带电作业实施的灵活性,人员和机械设备能更好地按计划和均衡地承担线路检修的任务和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加班,也减少了在节假日抢修加班的工作量。 二、带电作业的特点分析 (二)缺点 带电检修比停电检修要困难得多,进行带电作业工作,必须采用专门的屏蔽服、绝缘服、仪器设备和绝缘工具,与停电作业比较,带电作业的项目相对较少,带电作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带电作业的作用范围,如何能更多更广泛的进行多种项目的带电作业工作,是目前国内外带电作业工作者都在积极地开展这方面试验和研究的原因。 (三)特点 带电作业是一种不停电的检修作业,是一种特殊作业方式,是在高空和强电场条件下进行的作业。 (1)是科学和安全的。 (2)带电作业效率高。 (3)带电作业环境特殊。(V=0.84F3/2,V-风速,F-风力级数,5级-10.7m/S) (4)带电作业是团队作业。 (5)带电作业不受停电时间的限制。 (6)带电作业在一定范围内受环境和气候的限制。 (7)开展带电作业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8)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 (一)基本原理 在带电作业中,电对人体的作用有两种:一种是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了有电位差(如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的带电体时而产生的电流危害;另一种是人在带电体附近工作时,尽管人体没有接触带电体,但人体仍然会由于空间电场的静电感应而产生的风吹、针刺等不舒适之感。 带电作业是以严格的技术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对带电设施进行检修等作业的一种方法。技术措施主要指在带电作业中,流过人体的电流、人身所受的电场强度确保在安全限度以下;保证在带电设备可能产生的最高电压情况下,人身所处的位置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带电作业应满足的三个技术条件: (1)流经人体的电流不超过人体感知水平1mA(1000uA); (2)人体体表场强至少不超过人的感知水平2.4kV/cm(240kV/m); (3)保证可能导致对人身放电的那段空气距离足够大(安全距离)。 三、带电作业原理和基本方法 (二)基本方法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