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微生物与环境污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体富营养化的检测 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目前一般根据以下指标判断:水体含氮量0.3mg/L;水体含磷量0.02mg/L;BOD510mg/L;淡水中细菌总数105个/ml;叶绿素α(藻类生长量的标志)10μg/L。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学特性 水体未被污染和污染后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 富营养化时出现的种群主要微藻类。 导致赤潮的微藻类很多,已检出60多种。常见的有腰鞭毛虫、 裸甲藻、短裸甲藻、梭角藻、原甲藻等等。 腰鞭毛虫又称甲藻,单细胞、具有两根鞭毛,含有光合色素, 呈深褐、橙红、黄绿色。赤潮水体中可达50000个/mL,使水体 呈现细胞颜色。 导致水华的藻类主要是蓝藻(蓝细菌),常见的有:微囊蓝细菌、鱼腥蓝细菌、束丝蓝细菌、颤蓝细菌。 项目 富营养湖泊 贫营养湖泊 数 量 品 种 分 布 昼夜间的迁移 水华现象 主要藻类 丰富 较少 主要生长在水体表层 有限 经常发生 蓝藻纲(Cyanophyceae) 色球藻科(Chroococcaceae) 微囊藻属(Microcystis)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rinosa) 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 具缘微囊藻(Microcystis marginata) 念珠藻科(Nostocaceae) 鱼腥藻属(Anabaena) 螺旋鱼腥藻(Anabaena spiroides) 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 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 颤藻属(Oscillatoria) 等片硅藻科(Deatomaceae) 直链藻属(Melosira) 脆杆藻属(Fragilaria) 冠盘藻属(Stephanodescus) 星杆藻属(Astericoolla) 稀少 很多 可生长至深层 频繁 很少出现 绿藻科(Chlorophyceae) 角星鼓藻属(Staurastrum) 片硅藻科(Diatomaceae) 平板藻属(Tabellaria) 小环藻属(Cyclotella) 金藻科(Chrysophyceae) 锥囊藻属(Dinobryon) 富营养与贫营养湖泊中微生物的比较 三、富营养化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一)富营养化的成因 富营养化是既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 人为的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超过水体自净能力的大量有机或无机营养物进入水体。有机物被微生物矿化分解成为无机物水,体中的无机物成为藻类生长良好营养,使藻类大量生长。海洋中的富营养化主要由陆源的营养盐输入引起,所以富营养化出现在沿岸的浅海和海湾,尤其是河流入海口的 海区。 (二)富营养化影响因素 1.营养物质 藻类生长需20-30种元素。藻类原生质(C106H263O110N16P)的生成对N和P需要量是很大的。N和P可以作为生长限制因子,分别大于0.2mg/L和0.01mg/L导致富营养化,而低于这个浓度不会导致富营养环境。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径流含有N、P,二级处理也含有。将这些污水排入水体,可为藻类提供营养。一旦其他条件适宜,藻类便会快速繁殖。 2.季节与水温 藻类是中温型,因此夏季旺盛。夏季水体上层水暖,密度较小,下层则相反。若无风,上下水层不会互换。水层之间的藻类活动、营养状况及供氧特点都不同。 3.光照 充足的光照是藻类快速繁殖的必要条件。水体上层光照好,光合作用强,溶解氧量过饱和。上层藻类密度较大时,光线不易透过,此时藻类和其他营养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使下层缺氧。 4.PH 藻类生长的PH范围7.0—9.0,我国大多数湖泊的都在这个范围,为藻类的过度增殖提供良好条件。 5.其他生物 水体中没有拮抗性生物(如捕食性生物和藻类病原菌)时,易导致藻类过度增殖。 四、富营养化的危害 富营养化可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导致严重后果,如以下: 1.引发藻类猛长,影响水体景观和其他生物生活。藻类大量繁殖后,水体呈色,变浑浊,透明度降低,甚至有大量藻类团块漂浮在水面。 2.耗尽溶解氧,造成水生生物死亡。大量藻类呼吸作用及死亡藻体分解,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溶氧,致使水体缺氧,使鱼、贝类等窒息死亡。有的藻类能产生毒素富集于贝类体内,虽对贝类无致死作用,但会危害其它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3.产毒素,引发中毒事件。某些藻类产生生物毒素,可引起鱼贝中毒、病变或死亡,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 5.妨碍给水处理,影响供水质量。自来水厂的水源如来自藻类大量繁殖的水域,处理难度大,成本高,水中的气味难以除尽,严重影响出水质量。 4.产生气味化合物,使水体散发不良气味。藻类产生有异味的有机物(土腥素、硫醇、吲哚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